第八百五十七章 十六岁的花季雨季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七章 十六岁的花季雨季

第(2/3)页

是战倭寇啊,来瞎凑什么热闹?

        打倭寇和打北虏是两回事,作战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再说了,你李成梁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有什么用?说白了,不就是想蹭功劳吗!

        所以秦德威不屑道:“挣功劳说得轻巧,你又能干什么?”

        李成梁不服气的说:“冲锋陷阵,奋勇杀敌,还不够么?”

        秦德威嗤之以鼻的说:“就你还冲锋陷阵?还不是要再派几十个人专门护卫着你?”说实话,秦德威真不敢让李成梁去冲杀,万一有个闪失,各方面都不好交代。

        李成梁赌气说:“反正父亲说了,让我来投靠你!”

        秦德威十分诧异,“你不懂事也就罢了,李兄还能跟你一样不懂事?”

        反正秦德威不太相信,李姨娘他哥有多么缺心眼,派这么个半大混蛋来给自己捣乱?

        李成梁气呼呼的掏出一封书信,递给秦德威:“家父写的信件在此!”

        秦德威打开看后,信里内容就是说,李成梁这犬子顽劣不堪桀骜不驯,当爹的实在管不了,所以就让他投奔秦妹夫,请秦妹夫多多教训他。

        于是秦德威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李家大哥写信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南下的消息。

        所以就很正常的写了个信,吐槽一下李成梁难以管教,拜托自己帮忙教李成梁做人。

        如果秦中堂人还在京师,这封信就很正常,这年头投亲靠友都是很常见的事情,收留个李成梁也不算什么。

        可问题在于,秦德威此时已经离开了京师,李成梁居然也闻着味就追了上来,这可就难办了。

        秦中堂要的是有用的人,真不想带这种拖油瓶。

        于是就指着戚继光,对李成梁说:“平乱只靠鲁莽是不够的,你的修为还不够。举个例子,你看我帐下一亲兵,都能写诗文!”

        李成梁嘟囔道:“难道诗文能杀敌?”

        然后李成梁还要说什么时,秦德威又看到张三在外面晃悠,就顺势把李成梁冷落到一边,喝问道:“又有谁来了?”

        张三就禀报道:“有个分不清到底算什么辈分的太仓王家人,在门外求见!”

        秦德威想了想,估计是王世贞他爹王忏来了,今年开春王忏中了进士后,就回乡省亲去了。

        这是个正经客人,就吩咐说:“速速请进来!”

        之所以说是分不清辈分,是因为王忏和曾后爹是乡试同年,但又和秦德威平辈论交,最后中进士还比秦德威晚,又成了晚辈。

        随即就看到王忏他儿子王世贞溜溜达达进来了,行了个礼道:“参见中堂!”

        秦德威虚扶了一下,然后很奇怪的问道:“令尊呢?”

        王世贞更奇怪的反问道:“家父并不在此,中堂为何又问起家父?”

        秦德威无语,敢情你是一个人来的?确实也是个分不清到底是什么辈分的王家人。

        王世贞解释说:“晚生已经年满十六,算是成人了,故而被放了出来独自游历!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狗大户的独自游历,估计也是带着一帮子家奴仆役,秦德威倒是不担心王世贞的安全,就是下意识的嘀咕说:“怎么又是一个十六岁的来求见?”

        王世贞继续解释道:“晚生沿运河而行,听说中堂驻节于此,生怕错过,便急忙前来拜见。”

        秦德威不以为意的说:“有什么错过不错过的又不是没拜见过。回去后给令尊带个好!”王世贞却又说:“中堂要出将入相,晚生作为中堂衣钵传人

        ,必须要侍奉于左右,襄助中堂平乱大业!”秦德威:”

        今天是什么日子,让这帮十六岁少年一个个的都跑过来,想着蹭功劳?

        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秦中堂一定能获胜,跟着秦中堂肯定能蹭到功劳?

        而且自己南下是为了平倭寇去的,不是带着童子军搞大***!

        你王世贞有什么大用?就算是写《金瓶梅》也不成啊。

        这还只是个少年版的王世贞而已,阅历也根本不足以写出足本的《金瓶梅》。

        还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