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开海与禁海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六十六章 开海与禁海

第(3/3)页

口口声声皇上效忠,同时也给自己谋私利。」

        这海寇的理解能力也很可以啊,严世蕃愣了愣然后才回应说:

        「姑且可以这样认为!等时机成熟时我直接向父亲禀报,或许给你们更好的出路!」

        反正徐惟学徐头领感到有事可做了,便决议说:「那便出发去双屿岛,然后待机而动。」

        严世蕃又提醒说:「我要先向官府报个信,就说奉秦中堂之命执行任务。免得地方官府因为担心不好交待,再闹出问题来。」

        如此计议已定,宾主皆大欢喜,大家被秦中堂羞辱

        的阴霾扫而空,仿佛日子又有了盼头。

        虽然秦中堂作为个政坛顶级大佬,名气上又是最耀眼的巨星,经常成为别人的焦点话题,但秦中堂心里却记挂不了那么多人和事,比如徐帷学这种人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行程和心情。

        大概在秦中堂的蓝图里,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愿意不愿意归附大势,都不拦着。

        在京口驿换了适合运河的船后,王命在身的秦中堂就一直不下船了,换役不换船,沿着运河昼夜前行。

        往南马上就到了苏州府,除了几个带有政治属性的府之外,苏州肯定就是大明第一府。

        工农业最发达的地方税收最多的地方,人文方面也是极盛的地方,

        如果身上没有特殊使命,秦德威路过苏州肯定要停留下来游历一番、顺便拉拢一下苏州士人。

        但秦中堂没有耽误时间,仍然没下船,只是在临近苏州城南石湖的地方,让座船在岸边停靠了一会儿。

        据说年过古稀的名士文征明近期「隐居」在石湖,其实秦德威很好奇,这个「隐居」到底隐了个什么。

        作为上一个世代硕果仅存的名士,文征明虽然不像已故的唐伯虎、祝枝山那么狂狷,但也是有清高架子的。

        比如***显宦座船路过苏州停靠时,哪怕是宰辅级别人物文老先生也不会上船去参拜。

        可能唯独秦中堂是个例外,听说秦中堂的座船停靠在附近,文征明就生无可恋的上了船。

        没法子,文征明在不知道主考官是谁的前提下,报名参加了嘉靖十六年南直隶乡试,然后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那一科,十九岁的主考官秦中堂录取了六十八岁的文征明,结束了文征明九次乡试不中的黑历史。

        从那以后,可能出于感恩心理,文老先生就再也不肯见秦中堂了。

        按照士林规矩,秦中堂就是文征明的座师,如今座师都路过家门口了,学生怎能不上船参拜?

        师生阔别多年,叙过话后,就依依不舍的分别。学生继续去隐居,老师继续南下。

        如此一路再无话,在嘉靖二十年七月初,秦中堂抵达大运河的终点杭州城。

        按照秦中堂最本心的想法,是直接去宁波,驻地也设在宁波。更便于直接指挥,同时也可以摆脱杭州各官僚衙门的掣肘。

        但是出于种种考虑,还是先来杭州城,至少要在杭州城进驻一段时间。

        第一,杭州毕竟是浙江省会,很是事情也绕不开杭州,作为总揽全局的督抚,不可能不在杭州露露脸。

        第二,秦中堂作为大明第一个浙江巡抚、第一个东南总督,本身就万众瞩目。在还没有详细计划的时候,上来直扑宁波府,未免太鲁莽了,甚至会有打草惊蛇的嫌疑。

        第三,从各方面安全性考虑,还是等标营亲兵全部到齐,尤其是辽东精锐亲信抵达后,再去宁波比较稳妥。

        杭州城北门是大名鼎鼎的武林门,今日在武林门外的运河码头上,汇集了杭州城所有能上得了台面的官员。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不管是民政的还是法司的,统统站在码头上等着。

        在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盐运使、知府分守通分巡道、指挥使等等后面,钱塘、仁和两个附郭知县算是其中最小的了。

        这阵仗之大,不知道是不是后无来者,但肯定前无古人。

        官场是个极具讲究礼制的地方,迎来送往都不是随使安排的,这多人同时迎接,肯定有其中的道理。

        首先,秦中堂是东阁大学士身份,无论级别如何,本身就比部、院、省这一级别的要高级,但凡是下级身份的都该来迎接。

        其

        次,秦中堂差遣跨度很大,巡抚兼总督,基本囊括所有了。所以涉及到的系统,无论民政、法司还是军事的,该来都得来。

        大堆官员站在这里,稍微有点政治敏感性的都知道,秦中堂代表朝廷过来坐镇闽浙,绝对是非同小可。

        大家最关心的其实就是,政策风向究竟如何,秦中堂对海上事情到底是什么态度?

        大座船缓缓靠岸,身穿正一品仙鹤补子大红袍的秦中堂从船舱里出来,站在甲板上环顾一圈。

        众官员上前参拜,秦中堂微微还了个礼,然后很严厉的对众官员高声道:

        「本中堂来东南,只办三件事!禁海,禁海,还是禁海!」

        底下众官员纷纷消化这句话,秦中堂以大学士出任督抚,封疆大吏里的封疆大吏,公开表态绝对不是玩笑!

        -WAP..COM-到进行查看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