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首辅之梦(上)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九十三章 首辅之梦(上)

第(2/3)页



        按照正常规矩,大臣遇到这样的弹劾,应该做出一个主动请辞的姿态,然后闭门谢客,象征待罪之身等待皇帝处置。

        但这次翟首辅却也豁出去了,一反常态的没有做请辞姿态,依然占据首辅位置不松口,每天还是继续去文渊阁。

        于是翟首辅这个「对抗性」的态度又引起了更多科道官员不满,出现了新的一波口诛笔伐,在「尸位素餐」的罪名之外,又多了一个「恋栈不去」。

        翟首辅则完全不要脸皮了,仍然拒不做出请辞的姿态,并公然声称:「官职乃陛下所授,亦只有陛下可以夺回!」

        于是大明朝堂又出现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政治危机」,说是「不大」,因为似乎并不影响政务运转;说是「不小」,则是因为涉及到名义上的最高文臣。

        严嵩见时机成熟,便奏请监国太子处置。半摄政的张太后代监国太子下懿旨,命内外三品以上大臣、掌科掌道集议此事。

        应该说,这道懿旨没什么毛病,没有任何大臣可以提出反对意见,甚至乐见其成。

        皇帝还在昏迷不醒此事朝廷没有能够口含天宪、乾纲独断的人。

        所以让骨干大臣集体开会并做出决议,差不多就是唯一能合法解决「政治危机」的路径了。

        及到次日,群臣三三两两的汇聚在午门外东朝房,等待着「大会」的开始。

        不知怎的,很多人到场后,都觉得少了点什么。

        那个只要是开大会,大部分时间都站在前三排、承包了朝廷三分之二热闹的少年,这次不在了。

        便有官员对左右好友叹道:「昔日有人说,只要秦德威在朝堂,就永无宁日,如今看来也不尽然啊。

        眼下秦德威都离开朝廷三个月了,结果庙堂上又起风波,这总不能怪秦德威了吧?」

        严阁老进来时刚好听到这句,狠狠瞪了一眼说这话的官员,此人肯定是个故意帮秦德威洗地的托儿!

        见今日「主角」严嵩进来(没人认为翟銮是主角),众人也就停止了议论,各自养神不说话了。

        其实很多人心里大都有一点点小小的迷茫,不知道今天这个会应该怎么开,自己应该怎么去努力。

        按照往常的做法,无非就是各逞本事,最终目的就是能够打动皇帝,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行了。

        但现在正处于一个非常时期,皇帝不管事了,太后也不是真能管事的,那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

        各人的疑虑各自不同,严嵩严阁老也有自己的隐忧,因为到目前为止,秦党表现的太过于安静了。

        之前弹劾翟首辅的舆论声势中,秦党仿佛事不关己。既没有出面维护翟銮,也没有落井下石,什么也不做,连个公开表态都没有。

        这种没有任何反应的「现象」,就让严阁老也失去了判断秦党意图的依据,心里不免就有点隐隐的担忧。

        按照惯例,这种集议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是由外朝之首吏部尚书来主持。

        许瓒许天官看了看屋内,感觉人数差不多了,就清了清

        嗓子,准备开场。

        「慢着!」忽然有人说话,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掌道御史陈春。

        懂行的都知道,此人乃是秦德威同年,也是秦德威安插在科道的代理人之一。

        秦党新生代骨干中,陈春在科道,赵贞吉在吏部,许谷在中枢,都是比较知名的「工具」。

        随后又听到陈春对许天官问道:「今日议论的是首辅去留问题,若首辅离去,必将又要推举大臣递补入阁,天官可有意否?」

        众人想了想,也就明白了陈春的意思。

        许瓒许天官是朝堂上资历最深的官员,又是外朝之首,如果要推举新的大学士,许天官几乎是无可争议的人选。

        但如果许天官是天然的内阁候补的话,那他今天主持会议时,能不能保持公正?要不要避嫌?

        从制度上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许瓒皱起眉头想了一会儿,「老夫绝无入阁之意!亦不领受推举!」

        就是不入阁,这大概是老天官最后的倔强了。

        比他年轻的晚辈们,什么夏言严嵩之流一个个都入了阁,甚至还当上了首辅,只有他还在外朝呆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