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 深谋远虑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二十一章 深谋远虑

第(2/3)页

别人怎么看的无我心境了。

        老话说得好,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再加上义父的深谋远虑,以后还是有翻盘希望的。

        随后严嵩就出了门,与费菜一起来到夏府,在费菜的带领下,一直来到夏言的书房。

        就当着费寀的面,严嵩直接对夏言下跪谢罪,老泪纵横的说:「当年实属无奈,为了献皇帝之事被迫担负女干臣媚上之名,又无奈入阁,完全是身不由己。

        后有人欲令你我不和,我也是毫无主意,只能一步走错,就难以回头。

        夏公你暂离后,我又负乡党之望,独立支持步步惊心,如此方才体会到夏公当年负重前行之不易!」

        夏言看着跟自己差不多岁数,却像一个子侄辈一样跪在自己面前,祈求自己原谅的严嵩,产生了一种下不了手的感觉。

        尤其还有费这个同乡***在旁边见证,还对严嵩下死手的话,只怕会影响自己名声。

        但如果直接开口原谅,又显得太生硬和廉价了。

        夏言想了想后,就对严嵩说:「你先起来说话!我倒是想问问,你和秦德威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连内阁都掌控不住?」

        严嵩虽然起身,但还是恭恭敬敬的答道:「秦德威是什么样的人,夏公肯定也明白。

        自从夏公暂时去国后,秦德威又有了些新变化,不知怎么回事,与大太监秦福勾结上了。

        这两人里外串通,极难对付,尤其秦福如今已经贵为司礼监掌印。」混过内阁的都知道,一个能与司礼监掌印「勾结」的阁臣,能量立刻就会放大几倍,压制住首辅也不是不可能。

        夏言又问道:「那你说如何应付秦德威?」

        虽然严嵩这个失败者估计也未必能吐出象牙,但多听听经验教训也是好的。

        严嵩缓缓的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夏言:「……」

        你严嵩是不是想要干点要被诛九族的事情?

        严嵩连忙又接着说:「夏公刚刚回朝,还是应当以收拾人心为主,不要着急直接针对远在浙江的秦德威。

        不然的话,以秦德威之气量,只怕又要大喊天日昭昭了,说不定真会有无知之人以为朝中有秦桧。

        还是耐心等待,到了秦德威大胜倭寇回朝时,也就到了盛极必衰的转折点。

        在那个时候,只怕皇上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待他了,这才是夏公你的好机会。」

        夏言好奇的说:「你对秦德威很有信心?知道秦德威一定是得胜回朝?」

        严嵩答道:「据最近战报,经过数场战斗和海上义士自愿助力剿寇,已经陆陆续续的斩杀倭寇三千余人了。

        此后就算寸功没有,就只凭目前这三千余人也可以吹为大胜了。」又谈了一会儿秦德威的事情,夏言就让严嵩走人了。

        此时夏言已经拿定了主意,严嵩本人可以暂时谅解,但是严党那些人很有必要收拾教训。

        不然的话,他这个首辅不就白回来了吗?如果没有三把火,谁会重新敬畏他这个首辅?

        他夏言不是一个老好人,有必要让朝廷里的人重新认识到这点。

        同时也可以借此再观察严嵩,如果严嵩按捺不住起来抗争,那就说明严嵩的跪求谅

        解都是假的,是为了保全势力以图后计。

        就在夏言归来,严嵩对夏言卑躬屈膝的时候,严阁老写给儿子严世蕃的第二封信送到了浙江宁波府三江口。

        昨晚有个美人伺候的不用心,及其敷衍潦草,让严大爷大为光火,狠狠打了美人几巴掌,一文钱也没给。

        然后美人家里的老鸨子又不知死活的上门来***,结果又惨遭严大爷殴打。

        打人也很累,严大爷气喘吁吁的时候,家书就送到了。

        这让严大爷有点惊奇,父亲先前大半年都没给自己写信,仿佛已经忘了自己这个儿子,但最近这半个月居然连续两次写信。

        以严大爷之聪明,没拆信时就意识到,朝堂形势肯定又变了。拆开信后,便见父亲在信中写道:「为父身居庙堂之高,经年来左支右绌,如今已经难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