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春联那些事儿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九十一章 春联那些事儿

第(2/3)页

春联了。”

  其他诰敕房、制敕房之类地方的春联可以随便找人写,中书舍人里有的是词句好、书法好的专业人士。

  但文渊阁正门,也就是中堂外面的春联,没人能代笔,只能让秦中堂亲自来。

  秦德威站在庭中,抬头看着文渊阁的前楹,嘴里却问道:“西苑无逸殿那边,严阁老的直庐或者正殿可曾贴了春联?”

  方舍人无语,这是真无语,完全答不上来。不是他方佑无能,这样上司的脑回路,谁能跟得上?

  就写春联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事情,却先琢磨西边无逸殿那里写了什么,这分明就是存着心别苗头!

  如今翟首辅和严阁老都在无逸殿入直,无逸殿就相当于内阁驻地代名词了。

  所以秦中堂其实问的是,内阁的春联怎么写的?如果不是为了别苗头,问这个干什么?

  秦德威见方佑答不上来,就吩咐道:“这都不知道?还不去速速打探!”

  方舍人很想问一句,中堂大人你活得累不累啊?当然,也许这就是别人是中堂大佬,自己是跑腿舍人的原因。

  又半个时辰后,方舍人从西苑折返回来,对秦中堂禀报说:“严阁老直庐没有贴春联,但无逸殿正殿外面已经贴了!

  但正殿这春联也是严阁老手书的,上联是,和声鸣盛世;下联是,春色满皇州。”

  秦中堂闻言点评道:“果然是严氏风格!”

  这里秦中堂所说的严氏风格是什么意思,并不能细说,懂得都懂。

  方舍人就就帮着研墨,他想看看,秦氏风格又是什么样。

  此后秦中堂提起笔来,同样写下了十个大字,与内阁春联的字数一样多。

  方舍人抬眼看去,只见上联是“春为一岁首”,下联是“月傍九霄多”。

  “好!中堂此联极工!”方舍人立刻开口喝彩,果然是秦氏风格。

  其实这个对联很有意味,隐隐透露着一丝小霸气,还有几许傲然自得。比如“为”、“首”这样的字眼组合,一般衙门哪敢用?

  所以秦中堂不负众望,还忍不住技痒与内阁别苗头了,春联气势上要压倒内阁。

  但方舍人也只能用“极工”来称赞了,别的意味都不好直接说出口,只能让观者自己领会。

  果然这个既低调又张扬的个性春联贴出去后,立即就在官场传开了。

  然后不知怎么的,官场上就流行起找秦中堂要春联的风气了。但凡与秦中堂能说上话的、有排面的官员,基本都找秦中堂索要过春联。

  大概都觉得秦中堂是个大福气的人,行走的人形“祥瑞”,都想在新春佳节沾沾秦中堂的福气。

  这日秦中堂从东华门出宫,前往夷务衙门视事,走到东安门外金水河的皇恩桥上,迎面碰巧遇见了东厂的秦太监。

  东厂衙署在东安门外面,秦太监从东厂回宫里时,必定经过东安门,所以特赐出入皇宫东门的秦德威遇上秦太监并不奇怪。

  礼节性的打个招呼后,秦德威正要继续前行,却又被秦太监喊住了。

  然后听到秦太监说:“听闻中堂写得一手好春联,咱家外宅尚缺一对春联,有意请中堂赐墨,咱家不胜感荷。”

  在大明朝,高级太监和文官之间的文字互动很常见,比如很多大太监或者大太监父母的墓志铭都是由高级文官撰写的。

  所以秦太监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以秦太监的地位,秦德威也没道理拒绝。

  但秦德威还是多问了一句:“厂督想要什么风格的春联?”

  太监这种特殊群体的心理需求可能与一般人不一样,故而要先问明白了。

  秦太监便答道:“要彰显出豁达、敞亮、娴雅、精致的读书人风范,最好又要有点特性,与寻常人不同。”

  秦德威无语,豁达、敞亮、娴雅、精致这几个词,与你秦太监沾边吗?

  还要与常人不同的有个性?直接在春联上写明你是太监,够不够与常人不同?

  秦德威一边想着,一边皱眉道:“厂督莫不是为难人?”

  秦太监笑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