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大型双标现场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零六章 大型双标现场

第(2/3)页

图治二十年”这几个字,让嘉靖皇帝有点扎心。

  他一直也想不明白,先前兢兢业业的干了十几年,为什么还是不尽如人意,所以不如去修仙!

  又听到秦德威说:“臣唯恐诸大臣有所缺漏,起不到向上天告罪的效果,所以想要补充一些而已!”

  嘉靖皇帝好奇心被引发了出来,问道:“你要补充什么?”

  秦德威答道:“天象示警并非因一人一事,而是因为朝廷纲纪不振,风气败坏,有三多三少!

  如果认不清这些,向上天谢罪只怕毫无用处,这些辞官奏疏也只是表面功夫罢了。”

  嘉靖皇帝又问道:“什么三多三少?”

  秦德威奏答说:“其一,议论多,做事少!臣见近年以来,朝廷之间,议论太多,或一事甲可而乙否,或朝议而夕改,政多纷更,事无统计!

  又有铨部指摘军政,刑名臧否财计之类情况,不专注于本职,虚文横飞少见做事!”

  众大臣心里都承认,秦德威所说的这些弊病确实都是客观存在的,近些年大明朝廷风气确实是这个鸟样。

  但无论如何,你秦德威批判这种议论泛滥的风气,自己不感到脸红吗?

  朝廷里谁不知道,你秦德威才是对别人工作指手画脚最多、议论最多的那个人啊!

  从吏部到兵部,从礼部教坊司到工部军器局,你哪个部没有插手过?可你连参预机务大学士都不是!

  见过双标的,但没见过这么双标的!

  但秦德威没点名,别人也就装糊涂,没人出来触霉头,就由得秦德威继续说。

  “其二,传达多,执行少!各衙门章奏题复虽多,而实效甚少!

  例如言官建议一法,朝廷曰可,便交邮递传达四方,言官的职责即算完成,再不问其是否实行;

  部院大臣建议革除一弊,朝廷曰可,也是置邮传之四方,部臣的责任就算完成,也没再去查问是否真正革除!

  臣虽侥幸做成几件事情,譬如辽东改制、恢复开中法等,都是用同道之人亲历亲为,不得已因人而成事!”

  左都御史屠侨听到这里,就很不服气,做官数十年,第一次听到把“拉帮结伙”解释的如此清新脱俗的!

  放别人身上就是党同伐异,而你秦德威就只是被迫“因人成事”?

  别的不说,在他屠侨的老家,宁波知府、巡海御史、市舶司都是你秦德威安插的人手,团团伙伙还能更明显点吗?

  秦德威还在说:“其三,拖延多,追责少!某罪当提问,某事当勘查,或碍于请托,便从私延缓,常常经年累月没有结果!”

  这个问题众人也承认存在,为了逃避责任而拖延,几乎也是一种官场潜规则了。

  这年头反正没有大数据,很多事情拖个几年,公文进了故纸堆里,就都忘了。

  秦德威总结道:“近年朝廷充斥敷衍塞责之风气,官员纲纪不振由此生!

  终于导致习气日趋刻薄,多有削尖脑袋钻空子,不择手段猎名利之人!又结党营私、排挤异己,将吹捧拍马溜须视为捷径!”

  最后秦德威很强行的转折道:“所以严嵩执政之内阁,率先败坏风气,其人尸位误国,罪莫大焉!天象示警,岂不可畏乎?”

  双标,又见双标,还是不加掩饰的公然双标!众人不说话,继续看秦德威表演。

  从人生经验得知,但凡双标的人不知收敛,绝对不会有好下场,你秦德威还能例外?

  却又听秦德威叹道:“陛下虽有雄心壮志,奈何罪臣掣肘!上天屡屡警示,许多人仍执迷不悟!

  风气所至,连臣这样赤子之心也被沾染,时有不良之行为,遑论其他人!

  若不加以纠正,只怕积习生弊、颓靡不振,终有积重难反之日。”

  然后他还指着御案上的那些奏疏:“还请陛下三思!就凭这些表面文章,如何有真心悔改?或可欺人,但能欺天乎?”

  “欺天”两个字让嘉靖皇帝有些敏感,喝问道:“那你说如何是好!”

  这种喝问,其实也是一种潜移默化出来的信任了。

  换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