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自求多福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二十九章 自求多福

第(2/3)页

为市井百姓了。

  就是以张太后之尊,前几年失势后,在宫里都是吃残羹剩饭,用瓦器草席,简直惨不忍睹。”

  丁教谕一个小小的不入流,官僚体系的最底层,对宫里的事情更说不上话,只能陪着方国丈一起唏嘘。

  认识这些年了,他也知道方国丈并不是刻意卖惨,而是真情流露,说的也都是大实话。

  又有几个女人,能在皇宫里过的“幸福”?对于宫里的女人来说,皇宫就是一个超大号的牢笼而已。

  更何况最近宫里形势复杂,只怕一念之差,就能导致天上地下的结果,又怎能不让老国丈担忧?

  方国丈的儿子方承裕也跟着唉声叹气的说:“那秦中堂也是一些乡亲情面也不讲,姐姐在宫里实在可怜,连个明面支持的大臣都没有。”

  方国丈反而说了句公道话:“也怨不得秦德威,他们这些身居高位者,哪有感情用事的人?

  若非如此不近人情,他们又如何能在庙堂坐稳?”

  方承裕却反驳道:“父亲你这就错了,他们那些人并不是不近人情,归根结底还是我们方家自己没本事,不然何愁没有人情?”

  方国丈就呵斥儿子道:“你说的都对,但也都是无用的废话!”

  丁教谕又别有感慨的说了句:“如国丈父子这般富有亲情和人味的,才能叫我们这样的小吏心感亲近啊。”

  刚才与秦德威谈话时,他当时就感觉自己面对的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而且还是不停的扫描自己的机器。

  方承裕有点鲁莽的说:“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把姐姐许了秦德威!”

  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当个秦夫人比当嘉靖朝的皇后,那幸福指数可高多了。

  丁教谕起身苦笑道:“这些话我听不得,要不先告辞了?”

  方国丈先是叹口气,才对儿子喝道:“慎言!”

  但回想起来,那时候秦德威叔父是衙役,母亲是婢女,自己读书又不行,将来多半就是继承叔父衙役或者卖身给大户的命。

  这家境根本就不在正常人家的考虑范畴内,傻子才会把漂亮女儿嫁给除了单相思之外一无所有的秦德威!

  再后来,还没等给女儿选好人家,朝廷突然下诏选秀,女儿就中选了并封为妃子。

  那时秦德威已经被清理出社学,原本以为从此就天各一方,谁能想到还会再产生交集?

  丁教谕宽慰道:“再怎么说也是皇后之尊,境遇差不到哪去的。”

  但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在宫里皇后身份其实也就是个安慰剂,完全不是保障。

  远的不说,方皇后乃是嘉靖皇帝的第三任皇后,那前两个皇后是什么下场?张太后当年还号称大明最幸福皇后,前几年又是什么处境?

  而且还有个巨大隐忧,方皇后不是皇太子的亲生母亲,而且皇太后的亲生母亲王贵妃还健在。

  方国丈喃喃自语道:“还是我家没本事,难道真只能自求多福了?”

  “自求多福”几个字,次日清晨就传进了皇后方氏的耳朵里。

  今日太子监国第一次朝会,皇宫东部文华殿那边,正在热火朝天的准备着。

  除去朝臣,还有六百名大汉将军站班,三百多乐舞生鼓吹奏乐,虽然比天子的大典减半了,但人数依然不不少。

  别说场面没用,还是挺振奋人心的,有种气象更新的感觉。毕竟嘉靖皇帝都两三年没上过朝了,不少大臣暗暗都有刷新政治的期待。

  有头有脸的太监也都在这边候场,虽说太监不用上朝,但来不来就是态度问题了。

  与之相比较,位于皇宫西边的西苑就冷清了许多。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情况都是相反的,一直是西苑热闹,东部冷清。

  此从嘉靖皇帝移居西苑后,文华殿就基本没用过了,能不冷清么?

  若非还有秦中堂一直坚(霸)守(占)同在皇宫东部的文渊阁,皇宫东部早就退出政治舞台了。

  天色蒙蒙亮,方皇后站在寝宫万春宫殿内,看着仍然昏迷的嘉靖皇帝,陷入了沉思。

  目前她最大的身份就是皇帝的正宫,一切荣耀来源于此,但皇帝却人事不知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