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舍我其谁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三十二章 舍我其谁

第(2/3)页

毫无目的的废话。有些聪明人稍加琢磨后,顿时就品味出内涵了。

        这可是浙党大佬屠侨自从去年入朝以来,第一次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主动提出主张!而且受益者是同乡张邦奇!

        过去参加廷议时,屠总宪一般都是跟在别人后面说几句话,很少表达自己主见,一方面是总被秦德威嘲讽为新人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求稳。

        而今天屠侨发声,经过众人琢磨过来后,忽然有点立杆亮旗的意味了。毕竟浙江作为科举强省,在高层不能没有代表声音。

        还有更聪明的人意识到,秦中堂这就是对人不对事,故意扫屠侨的脸面,就和刚才扫辅政大臣之一张邦奇的脸面一样!

        不知道为什么,秦中堂总是故意和这几个浙党大佬过不去,逮着机会就打击。

        反正经过秦中堂点拨和渲染,好端端的事务问题,又上升到政治派系和斗争的高度。

        想下场随便说几句刷存在的人,也都闭上了嘴,刷存在感也要看场合的,涉及到派系就小心为上!

        而张老师也不说话了,退了回去,事情轻重还是分得清的,这会儿不能再扯秦德威后腿了。

        别人都不给力,屠侨忍无可忍,只能亲自下场,对秦德威喝道:「以秦中堂的意思,今日就不议事了?简直就是笑话,朝堂上不议事,那还算什么朝堂?」

        秦德威则答道:「议事当然应该议,但东宫尚在幼年,议事要有节制!要有原则!

        不然的话,我心里还积压了一百八十余条主张,如果今天全都抛出来议论,那要议到什么时候?」

        屠总宪下意识的冷笑道:「你故意举一個极端例子,又能说明什么?我就不信,你真有一百八十条主张......」

        突然有人插嘴说:「屠总宪别这样!有话好好说!」

        你屠侨在都察院,没经历过秦中堂主持的主要针对六部的「革弊兴利」运动!

        在秦中堂心中,可能真有一百八十条主张!别激秦中堂的将!

        如果被秦中堂全部抛出来当议题,又干不掉秦中堂的话,那六部至少两三年不安生!

        屠侨不知道有没有领会别人的意图,见有人劝阻就改口说:「东宫临朝,如何议事,也是你秦德威所以能独自决定的?」

        你说东宫疲累就疲累?你说东宫该休息就休息?你是不是想挟东宫以令大臣?

        听到这里,众人才感觉算是质问道了点子上,刚才思路一直被秦德威牵着鼻子走。

        一直在想着‘东宫健康」问题,却忽视了「谁来决定东宫健康」这个法理性问题。

        面对这个质疑,秦德威非常诧异的反问道:「屠总宪休要血口喷人,这怎能是我独自决定?」

        屠侨驳斥道:「五个辅政大臣,只有你要求散朝,不是自己独自又是什么?」

        秦德威叹道:「屠总宪大错特错!类似事情又不是没有前例,我只是遵循先前成例而已,难道也不对?」

        在大明的政治文化中,祖宗法度和先前成例仿佛都具备天然正确的魔力。

        一旦朝廷遇到问题,往往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查找有没有先例,先例又是怎么处置的。

        听到秦德威说出「成例」两个字,许多人顿时就绞尽脑汁的回忆起来,究竟哪个前朝有这种例子?

        其实也不用别人多想,秦德威自己就说了出来,「英宗皇帝冲龄践祚,当时正值三杨辅政,顾惜英宗皇帝年幼体弱,便修改了朝会和议事规矩!

        之前朝会是每日一早朝,到英宗朝改为了逢三、六、九上朝,等于是三天一朝!

        同时在朝会议事时,只允许奏报三件事,以此为限!而且这三件事必须先提前关白辅政大臣!」

        屠侨:「......」

        这都一百年前的事情了!你秦德威一个二十几岁的人,怎么还能把百年前的旧事扒拉出来?

        逐渐占据了主动的秦德威质问道:「当今东宫监国,同样又是年幼临朝,与英宗朝相似,援用英宗朝成例有何不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