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伴君如伴虎(下)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六章 伴君如伴虎(下)

第(2/3)页

帝一开始也下意识当成密奏了。

但这次终究是真正明发公开的,那意义就不一样。

想到这里,嘉靖皇帝叹口气,这秦德威还是太年轻,太不成熟,遇到事情就急眼了。

而且纵观这几年经历,秦德威太习惯于殿上面对面的议事,太习惯于当场指摘人物,所以对奏疏议事的火候拿捏不准,也是情有可原。

按照规矩,皇帝理论上对所有奏疏必须做出朱批,然后发出去。哪怕写个最简单的“知道了”、“下部议”之类的,也算是批过的。

当然也有留中不发现象,但那是非常规、不正常的情况。

所以秦德威这封明发奏疏里,点到了三個人名,嘉靖皇帝从程序上必须对此做出明确批示。

根据皇帝对双方偏袒程度不同,大概可以有三种形式的批示:

第一种是,惩罚上疏胡言乱语的秦德威;第二种是,命被点名的人自辩;第三种是,另派官员审查,得出结论后再回奏。

但嘉靖皇帝就此陷入了左右为难,惩罚秦德威有点不合适。自己刚刚死命维护过秦德威,转眼间就惩罚秦德威,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脸?

另两种批示也不是很合适,朝廷目前需要稳定,也不需要敲打严嵩等人。

再说无凭无据的,总不能凭借秦德威几句空口白话就收拾别人去,让别人看到,还以为皇帝多么愚昧和轻信。

想来想去,嘉靖皇帝就口述批示道:“秦德威一派胡言妄语,无端诽谤大臣,罚俸半年,暂停直文渊阁!”

秦德威这样公然无理无据的非议大臣,也是不得不罚。如果不罚秦德威,就表示默认了,那么严嵩、霍韬明天就会请辞,安抚起来都是麻烦事!

不过嘉靖皇帝忽然又想到,莫不是秦德威想息事宁人,故意犯小错惹来处罚,以免继续被攻击?

在嘉靖皇帝心里,秦德威虽然多有机变,做事也很可以,实务上眼光很好。但毕竟年纪小,政治上还是不够成熟,也不太懂朝堂中枢里的默契。

总而言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