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左膀右臂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七章 左膀右臂

第(2/3)页

归有光对此也早习惯了。毕竟秦德威家有三个大门,规格标准都不低,经常有人在这里犯糊涂。

  那人转过身来,瞧见了归有光,惊喜的叫道:“震川贤弟!”

  归有光也认出来了,这不是淮安府的射阳居士吴承恩么?

  三年前秦德威主持南直隶乡试时,两人都是秦老师的门下走狗,啊不,得意门生,自然走得近并且熟识了。

  归有光年纪要小几岁,连忙上前几步,行礼道:“不想吴兄已经到了京师!”

  吴承恩就是个喜欢到处游历的性格,想着明年又要应考了,于是按捺不住,早早的跑到京师。

  今日他出现在这里,就是打算投奔秦老师来的。

  别的不说,秦老师好歹是翰苑词臣。懂行的人都知道,越靠近翰林,会试中式的概率越大。

  吴承恩看看左边又看看又右边,迷惑的问道:“倒是让我犯糊涂了,两年没来,连老师家门都不认识了,到底是哪个大门?”

  归有光领着吴承恩,从中路大门的角门进了秦府,然后又来到位于前厅东侧的外书房。

  一般情况下,外书房就相当于归有光的办公室了。

  日常他就在这里读书写词,如果来了不是那么亲密的客人,就帮着在外书房接待。

  归有光让吴承恩先坐下,然后打发了仆役去烧水沏茶,顺便去通报秦德威。

  吴承恩看着周围这一切,极其羡慕的说:“老师对你真是极好,前年一起落第后,老师就只留下了你服侍左右。”

  归有光无语凝噎,欲说还休。写了三百篇精品青词的生活,不想再去回忆。

  吴承恩又诚心问道:“在老师左右,感觉如何?可有什么要注意之处?”

  如果他也被老师收留了,提前讨教点经验总不会错。

  归有光长叹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听弟一句劝,别留在秦府。”

  吴承恩:“???”

  这时候门子来禀报说,有会同馆大使来拜门求见秦老爷。

  归有光想起秦老师吩咐过,外交无小事,最近但凡有涉外事务,都要重视起来。

  于是他对门子吩咐道:“先请到这里来。”

  没多久,有个正九品官员被领进了外书房,归有光上上下下的多打量了几眼。

  那会同馆大使莫名其妙的,就问了句:“在下有什么不妥?”

  归有光老老实实的答道:“登秦府大门来访的官员里,你是品级最小的一个,或曰就没有你这样小的,故而好奇多看了几眼。”

  于是旁边的吴承恩震惊了,这就是秦老师的权势吗!

  然后他又感到了满满的幸福,对门生而言,老师越有权势越好!

  会同馆大使闻弦歌而知雅意,也不想着一定要见到秦中堂了,他不配。

  又对归有光说:“在下只是来禀报事情的,烦先生与秦中堂转达。

  倭人使节叫策彦周良的,回了会同馆后,对中堂大人作为有些不满,要见中堂抗议。”

  听起来,就是和尚使节听说了秦德威抄后路挖墙脚的举动,生气了。

  会同馆大使说完就告辞走人,归有光将此人送到了书房外面。

  他又回来对吴承恩道:“你看,这里可不得清闲,更何况还要被老师强迫写......”

  此刻突然有内院来的婢女站在门外道:“老爷知道吴先生来了,马上就到!”

  去说今日秦中堂回了家后,在徐贤妻陪同下,啊不,陪同徐贤妻看望了为大明人口增长做出贡献的英雄母亲们。

  吴承恩进府的时候,秦德威和徐妙璇正坐在王怜卿屋里,与王美人说着话。

  大腹便便的王美人手里,赫然正是一本《秦学士廿岁集》,这里面都是满满的回忆。

  毕竟秦学士十七岁中状元以前的少年时代,在南京城养(装)望(逼)的时候,大半诗词都是写给她王怜卿的。

  徐贤妻不禁有点牙酸,开口道:“在夫君这样大才的眼里,诗词就像是填字游戏而已。其实有些真正用心之作,并不为人知,更不在这诗集里。”

  在新婚之夜,送给她的那首只属于她自己的、只归她独自欣赏的《虞美人》词,那才叫用心!

  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

  王怜卿非常赞同的点了点头,捂着心口幸福的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