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一人得道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六章 一人得道

第(2/3)页

本人又如何推封?”

  张潮硬着头皮奏道:“秦德威自幼由其叔父抚养成人,如今也是一人兼祧叔父支脉,将推封移至其叔父也可。”

  张尚书一边说着,一边心里直打鼓。

  因为人人都知道,嘉靖皇帝对于“认叔伯当爹”这种事,实在有点敏感,“伯父不是爹”可是嘉靖朝最大的政治正确。

  但秦德威再三恳求过,要帮叔父请封,张尚书也无可奈何,不得不向嘉靖皇帝奏请。

  “张尚书你大胆!”秦太监再次突然插口,对着张潮轻喝道,有点生气的样子。

  张潮没搭理秦太监,嘉靖皇帝都还没说话,你秦太监急着表什么忠心?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嘉靖皇帝询问道:“这是秦德威的意思?”

  张潮奏答说:“陛下圣明,犹如烛照!其实秦德威叔父居住在南京,推封其叔父也有利于在南方宣扬陛下天威。”

  秦太监心酸的闭目无言,知道今天可能会很难过,但没想到能这样难过。

  早知道儿子有这本事,坐等富贵就可以了,二十年前又何必狠心自残入宫?

  这一切值得吗?

  最终嘉靖皇帝再三思考后,拍板道:“秦德威封丰州伯,赐世券,其余照旧。

  推封秦德威叔父为南京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生母为一品夫人,恩荫一子为锦衣卫指挥使,其余为锦衣卫千户。”

  叔父不是亲爹,推封立刻从正一品降到了正二品。

  不过以嘉靖皇帝的抠门吝啬程度,对秦家如此封赏也算是大手笔了,为了抬高品级,特意按照武臣官职封的。

  嘉靖皇帝又随口对秦太监说:“你去向秦德威生母颁发诰命!南京那里,命南京守备太监去办!”

  秦太监:“......”

  知道今天已经这样难过了,但还是没想到,竟然还能更难过!

  按照礼法,对秦德威本人、正妻的封赏及恩荫,要等秦德威班师归来,献俘礼上颁诏。

  但对秦德威叔父和生母的推封,可以提前宣旨先办了,这也是孝道的体现。

  传旨人物的地位高低,往往能说明皇帝的重视程度。

  嘉靖皇帝让太监系统二号人物秦太监向秦德威生母传旨颁发诰命,就是要给本朝最大功臣脸面的意思。

  毕竟秦德威出塞大捷实在太解气了,嘉靖皇帝不介意多给几分荣光,向天下人彰示大明天威。

  就是不知为何秦太监发起呆,嘉靖皇帝疑惑的看向秦太监,“尔为何不接旨?”

  秦太监回过神来,奏道:“陛下!对秦德威以及秦家封赏委实过度了,他才二十二岁,还是留些分寸以待将来,这次就不必厚赏了。”

  嘉靖皇帝皱眉道:“让你去就去,哪来的许多废话?”

  他总觉得秦太监今日有些反常,但细想后也就明白了,八成是秦太监看秦德威不顺眼,所以心里很别扭。

  不过朝中看秦德威不顺眼的人多了,也不差秦太监一个,一切尽在掌控。

  正式宣诰还需要等几天,因为从诰书制作到命妇朝服的准备,都需要时间。

  但秦家得到大肆封赏的消息已经先传回了秦府(曾府),顿时三座大门一起轰动。

  当家主妇徐妙璇请示过婆婆周氏后,秦府仆役四出,几乎买空了整个西城的彩灯。

  然后在武功胡同悬挂起来,从胡同口到内宅,全部张灯结彩,喜气冲天。

  东府顾氏习惯了商人身份,虽然觉得如此炫耀太高调,但念及两个儿子里,留在南京的长子得了锦衣卫指挥使、身边次子得了锦衣卫千户,也就不说什么了。

  这次秦家上下男丁人人有赏,连王美人那出生才过百日的儿子也是未来的五品锦衣卫千户了。

  这就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出头,全家显扬。该封的封,该赠的赠,该荫的荫,全家上上下下各有好处,也是这时代的常态。

  因为秦德威和曾后爹都出镇在外,秦府主人家没有成年男丁坐镇,徐妙璟就请了几天假,过来帮忙张罗和接待。

  这日徐妙璟送完了客人,临走前给徐妙璇鼓劲说:“大姐啊,就差你生一个儿子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