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献俘之前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四十章 献俘之前

第(2/3)页

正献俘礼之前什么也干不了,皇帝也没心思搞朝政,秦德威也就只能在家等着。

  白天招待蜂拥而来的各色人等,晚上则为了爵位嫡系继承人而努力,感觉比出镇边城还累。

  不仅仅是大臣们,因为明年又是会试之年,今秋就有很多举子提前到达京师,不乏各路故旧或者拿着故旧名帖的人登门来交际。

  比如来自苏州太仓的王世贞他爹王忬,又带着儿子一起来拜访了。

  王忬心里挺无语的,来了也不知道说啥好。

  九年前和曾铣一起中了举人,如今连曾铣他儿子都半步入阁了,自己却考了三次都没中进士。

  王世贞今年已经十五岁,也是翩翩少年郎了,称得上江南近两年最出名的新一代少年天才,口无遮拦的对秦德威道:

  “这次父亲若再不中式,只怕以后科名要落在我这个儿子后面了,时不他待啊!”

  听到王世贞这意气飞扬的口气,秦德威忽然感觉二十二岁的自己已经老了。

  正想板起脸开口教训几句王世贞,忽然又有仆役送了名帖进来,秦德威一看就很意外,居然是徐渭徐文长。

  这会儿已经变成天煞孤星的徐文长应该在老家为了考秀才而苦苦挣扎,怎么跑到京师找自己来了?

  王世贞看到秦学士那惊喜的脸色,就问了句:“此乃何人哉?”

  秦德威放下名帖,回答说:“可能传吾衣钵之人也!”

  王世贞有点气恼的说:“学士你不是说过,在下可为你衣钵传人吗!”

  秦德威叹道:“怎奈你爹不肯让你拜我为师啊,而且这位徐文长天赋比你更异禀啊。”

  二十岁的徐文长略显畏缩的走了进来,王世贞打量过后就撇撇嘴,一看这就是穷人家的苦出身。

  徐文长吭吭哧哧的说:“听闻学士出征大捷,献诗而来。”

  当年秦学士对自己承诺过,如果自己日子过不下去了,可以去找他,也不知道秦学士还记得不记得。

  秦德威知道徐文长这人心里极度敏感,不能拿出对待别人的惯常居高临下态度来对待徐文长。

  于是就笑道:“与你六年不见,还以为找我再合作说相声来的,先坐下慢慢说话!”

  王世贞不服气有人来跟自己抢“衣钵传人”,忍不住就对徐渭说:“这位兄台写了什么诗,可否共赏?”

  秦德威就对王世贞叱道:“别人好歹知道献诗,你怎么就不知道?”

  “谁说在下没有?”王世贞的伸手就往怀里掏。

  秦德威暂时不理王世贞,接过徐文长的稿子就看,题目是《秦学士凯歌三首》。

  其一:利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朝来万骑卷平冈,一片红冰冷铁衣。

  其二:战罢亲看落日晞,大酋流血湿囚衣。军中杀气横千丈,并作秋风一道归。

  其三:金印累累肘后垂,桃花宝玉称腰支。丈夫意气本如此,自笑读书何所为。

  这几首秦德威越看越喜欢,拍案赞道:“好诗!不是那种套路诗!”

  又点评道:“近人写边塞凯歌的诗词,多是套用汉军汉将啊,匈奴阴山啊,瀚海大漠啊这些词来胡乱拼凑。

  徐文长这三首,不落窠臼,前面别有一股肃杀冷酷的风味,后面又有马上风流的意境!”

  王忬忍不住提醒了一句:“秦学士!这三首诗是写你的!”

  别人这是拍你的马屁啊,而你却这样直接夸别人拍马屁水平高,把你拍的很舒心,真的好吗?

  秦德威这才反应过来,丝毫不尴尬的顾左右而言它,忽而瞥见,王世贞把他自己的诗稿偷偷塞回了怀里。

  “诗稿拿出来,我看看!”秦德威立刻向王世贞伸出了手。

  王世贞吭吭哧哧的说:“啊,并没有诗稿。我今日把诗稿忘在寓所了,改日再请学士鉴赏。”

  秦德威就喜欢看这种别人不想让看的东西,“你若不拿出来,今日就休想走了,你爹也救不得你!”

  无路可退的王世贞只得重新掏出诗稿,磨磨蹭蹭的呈给了秦德威。上面写了两首:

  “匈奴十万寇平阳,汉将飞来入战场。直取单于归阙下,论功那更数名王。

  大漠横行大破胡,沙场西北汉军孤。不因骠骑能深入,知有阴山瀚海无。”

  匈奴、汉将、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