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私事很多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二章 私事很多

第(3/3)页

勋,结果一个字也提。

  难道真就是来看看的?还是故意让别人看看的?

  只要王廷相不提,秦德威也就暂时不想了。

  不是秦德威冷酷,他现在还有很多人要拜访,还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考虑,精力实在有限。

  朝廷虽然没大事,但他的私事却很多!

  又交待了两个编书苦力几句,秦德威就也离开了状元厅,去拜会张老师。

  秦德威行个礼道:“数月不见,老师风采越发的好了!我观老师红光满面,应当将有喜事啊!”

  张学士责问道:“那周尚书怎么惹到了你?让你如此不留余地?朝中老人对你多有怨言,你们好歹都是南直隶的。”

  秦德威无可奈何的答道:“说出来您可能不信,那其实是一个误会。事情的缘起要从一个秦淮河上的美人说起......”

  张学士挥挥手说:“知道我不信就不要编了,我也不想听。”

  秦德威还解释了一句:“而且老师你们外省人可能不懂,这跟南直隶没关系。并没有一个南直乡党,各府都是各玩各的。”

  从翰林院出来,秦德威就去了户部,找自己鼎力扶持的大司徒王以旂办事。

  “你说在京师办一个钱庄?”王大司徒有点不明白的问:“你想开钱庄就开,需要与户部说?”

  秦德威解释说:“南京那边只需要借官府的势,与其他人做生意就足以赚钱。

  但在京师借势没用,必须要直接与官府做生意,所以才需要户部照拂。”

  又怕王大司徒不明白,秦德威举了个例子说:“就比如匠户,当年从太宗营造京师开始时,定下的制度就是各地匠户轮班到京师服役。

  但因为道路遥远,后来有的匠户在京师服役完后,不愿意再折腾回原籍,有的匠户在原籍不愿意去京师。

  情况逐渐演化后,留在京师的匠户承应所有朝廷差役,靠着朝廷养着,但却失去了自由身。

  而那些原籍匠户也不用千里迢迢去京师服役了,只需要每年缴纳代役银钱即可,但却获得了自由身。

  所以如今情况,京师匠户和江南的匠户虽然同为匠户,但却已经成了两种人。

  在江南,钱庄可以把钱借给匠户,帮助他们开店铺工场,但在京师就行不通。

  这就是两地差异了,所以想在京师开钱庄,根本不能照搬金陵那边的模式。”

  一边是教科书上的资本主义萌芽发源地,一边是封建势力大本营,这样的道理讲了也没用,就不对王师叔说了。

  王以旂大致理解了意思,又道:“其实京师这里也有些钱庄,但营业都很简单,连金陵源丰号那样的都没有。

  合作也不是不能试试看,但若你在户部这边开了一个口子,别人肯定会效仿跟风,到那时你还是很难办。”

  王大司徒有个潜台词没明说,你秦德威在金陵可以横行霸道,先用物理扫除竞争对手,再用新模式树立起极高的行业壁垒,但在京师绝对行不通。

  秦德威完全不在意的说:“我所想的,当然是独家生意,别人想学都学不了!

  比如户部在江南的税关、抽分局、宣课司收上来的银子,直接送到南京源丰号钱庄即可。

  然后户部就能在北京钱庄这边如数取出,不用再千里迢迢的押送银两入京,能省去多少人力物力?”

  在嘉靖十五年,这样的异地汇兑真是闻所未闻,王以旂忍不住质疑道:“这能做到?”

  秦德威斩钉截铁的说:“肯定能做到!但一开始数目不用太大,先慢慢来。”

  二百年后山西票号能做到的事情,没道理他这个穿越者做不到,而且参考了很多近代银行元素设计的钱庄。

  王以旂又问道:“户部度支你也知道,都是在江南收银,在京师支出。

  你要想做这样生意,在南京那边就只进不出,京师这样只出不进,又如何平衡?”

  秦德威嘿嘿嘿的笑道:“江南出身的官员多啊,做官赚了钱,不都得往老家送吗?

  这样又是京师收银,江南支出了,不就与户部平衡了吗?京师的生意,说白了就是官府和官员。”

  王以旂:“......”

  难怪秦德威说,在京师开钱庄,完全不能参照金陵的模式。此子的心思,实在是让常人难以揣度。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