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线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线

第(3/3)页

参与礼制问题,这就是你继续向上飞黄腾达的机遇。”

  严嵩沉默不语,陷入了深思。

  那秦德威为什么不更进一步?是他傻吗?

  当然不是,秦德威踩线如此精准,当然明白其中利害之处!

  编书时讨个口彩尊称为献皇帝,影响不了“历史”,在后世记载中,依然是“兴献帝”。

  毕竟嘉靖皇帝他爹生前一天皇帝都没当过,都不算在列祖列宗内。

  但如果改谥号、追加庙号、并强行送入太庙,那性质可就不同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太庙就代表着这个祀!

  真那样做的话,在礼制上就是又一次触及了底线!

  所以秦德威不肯继续推进了,他也爱惜羽毛,不想被视为无底线的“佞臣”。

  也不想像“议礼派”那样,虽然赢得皇帝宠信,但也会被满朝孤立,人人喊打。

  但严嵩觉得,这个底线似乎没那么重要,是自己难得的登顶机会。

  其实还有个区别,严嵩可以凭借这个话题换取入阁。

  但秦德威最多再升一级,收益相差太大,所以对秦德威而言不划算。

  严世蕃极力鼓动说:“父亲大人有什么可犹豫的?你如果还想入阁登顶,就这么一次机会了。

  挨几句指责又算什么,那前首辅张孚敬,被人骂了十几年,不也没什么大事,一样善终了。”

  严嵩叹道:“你的想法虽可行,但当前时机并不对。

  我才做了不到一年礼部尚书,天子对我还不够熟悉,导致我升无可升。所以此时逢迎天子又能有什么效果?

  等什么时候皇上对我更熟悉了,或者出现入阁的机会,再抛出这个入太庙的话题,博取更进一步的机遇。“

  就算被人抢在前面拍皇帝马屁也不要紧,谁让他严嵩是礼部尚书。

  无论谁首先掀起这个话题,他严嵩都是权威的那个,攫取好处不在话下。

  严世蕃见父亲已经想通了,便催促道:“先去找夏阁老,看看夏阁老对父亲的态度!

  父亲放心,如果与夏言关系破裂,天子说不定反倒对父亲另眼相看!否则父亲你只能永远屈居夏言之下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