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主考官和故旧人们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一章 主考官和故旧人们

第(3/3)页



  不能怪诸生失态,这年头参加考试最大的优势,就是跟主考官人情熟啊。

  上次乡试,南京城两县加起来只有三个人中举,江宁县只有秦德威中举,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概率!

  但如果秦德威来当主考,江宁县录取人数怎么也得增加到十倍吧,甚至十几倍也有可能。

  假如有五十个江宁县考生,取中十个到十几个,这又是什么概率!

  南直隶乡试的整体录取率,百分之四都不到!

  此时此刻,又有很多生员围着高长江转,七嘴八舌的簇拥着他说话。

  从嘉靖十一年到嘉靖十六年,足足用了五年时间,不知挨了多少顿打,高长江终于实现了一个梦想,在县学当“带头大哥”。

  原因只有一个,他和秦姓主考官最熟啊!

  有个嘉靖十四年才入学、没见过秦德威的小秀才,对高长江问道:“听说秦前辈为人崇气尚节,品行纯粹,正直无私......”

  高长江疑惑的看向说话的后辈小秀才,你这是在说秦德威?

  又听这小秀才继续说:“所以秦前辈做了主考,会不会公正严明,并不特意偏向我们这些同乡?”

  这问题,其实也问出了在场很多人的心声。

  虽说主考官同乡的录取率总是会很神奇的拔高一截,但也保不住有特例。

  高长江很享受这种被人拥戴的感觉,不能让大家的希望破灭,便答道:

  “你不懂我秦兄弟!我秦兄弟为人确实是......正直,但绝对不是无私!

  正所谓规矩不外乎人情,我秦兄弟最擅长拿捏这个度了!”

  大家的希望之火重新被点燃,又有人叫道:“高兄手头可有秦学士的文章?借我等抄写揣摩可好?”

  众所周知,在考试前,研究主考官文章也是非常有用的复习方式,所以和主考官熟悉的人会非常占便宜。

  秦学士的诗词在南京城里到处都是,诗集都被编了好几本了,但还真没听说谁有秦德威的八股文。

  高长江听到这个要求,脸色有点为难,也许是他太学渣了,秦德威从来没跟他会过文。

  于是高长江就扭头望向身边另一个人,也就是当年仅次于秦德威的万年老二、县学优等生邢一凤。

  “一凤啊,你手里有没有秦兄弟的文章?”高长江饱含期待的问道。

  当年县学三人组合里,邢一凤是真正学习出色的,也许秦德威与邢一凤之间有过什么秘密交流。

  但邢一凤也摇了摇头,苦笑道:“我这里也没有,你也知道,秦板桥从来不跟我们谈论经义文章。”

  又有个老生想起什么,诧异的说:“我记得当年秦板桥每次县学月考都是第一,他写过的文章在哪里?”

  另一个老生也陷入了回忆,“秦板桥那时确实月月第一,但他从来不公示自己文章,反正每月榜单出来了就是第一。”

  众人说着说着,面面相觑,场面不知为何有点尴尬,莫不是发现了不为人知的名人黑历史?

  还是那后辈小秀才打破了沉寂,再次问道:“那么秦前辈在学问上,是向着哪边的?”

  近年来最热门的学术争论,就是传统的程朱理学和新兴的阳明心学了。

  但对考生而言,没什么好争的,主考官倾向于哪边,哪边就是真理!

  于是高长江更茫然了,我秦兄弟他有学术思想吗?

  这时候,优等生邢一凤终于给了大家一点有用的信息:

  “秦板桥其实对理学和心学都不上心,他崇尚的乃是气学。”

  理学和心学都是唯心主义,而秦德威这个穿越者一直就倾向于朴素唯物主义的气学。

  众人再次面面相觑,这难度可就大了。

  气学在当今是比较小众的学术流派,平时接触的并不多或者就没接触过。

  虽然说按照规定,考试八股文限定用程朱理学答题,但主考官喜欢气学,那怎么也得往这方面歪一歪。

  所以啥也不说了,这几天赶紧找找气学方面的书籍补习一下。

  一直热烈的讨论到将近中午,县学士子们才三三两两的散去。

  高长江和邢一凤一起往外走,走到县学大门时,高长江忽然震惊的“哎呀”了一声。

  然后才对邢一凤说:“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如果秦板桥当了主考官,那我们岂不是要拜他当老座师?到时还要跪礼相见?”

  邢一凤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你先能考中举人再说吧!”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