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历史宿命般的相遇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九章 历史宿命般的相遇

第(2/3)页

他也知道,其实有变通的法子。

  比如自己将户籍移到江宁县,不就可以与秦德威合并在一起了。但是秦德威这么聪明的人故意不提,那肯定是不想了。

  金陵小学生、江东小霸王的爹,哪是那么好当的?再说已经是九月底了,自己马上要出发上洛,没有时间为这事磨蹭。

  当务之急,还是是赶紧在离开之前,帮便宜儿子把春秋经老师的事请落实了,

  说起南京城读书人,想当小学生老师的人太多,不怀好意的尤其多,但治春秋经的实在太少。

  曾后爹非常尽心尽责,这几天访问了一大圈,还要综合考虑学问和人品,终于托一位乡试同年介绍,找到个五十多的老秀才。

  此人叫王以旌,少见的治春秋经的人,虽然功名不太行,但口碑很好,学问扎实,人品正直。

  特别是此人非常低调,日常只以教书为生,洁身自好。不像青溪社顾老头那一帮人,整天灯红酒绿的,让人担心会把便宜儿子带坏了。

  秦德威总觉得这位老先生名字有点耳熟,按道理说,这样的扑街老秀才不应该是历史名人啊,文征明这样的哪能到处都是?

  “朋友已经帮忙说定了,明天你随我去拜访老先生,带上束脩之礼!”曾后爹对秦德威吩咐道。

  秦德威就问道:“这位王老先生住在哪里?”

  曾铣答道:“聚宝门外,长干里那边。”

  秦德威皱了皱眉头,下意识嘀咕:“有点远啊。”

  曾后爹总算明白,为什么和冯知县谈论子女教育问题时,冯知县总是紧握拳头了,还当场提笔赠给自己一幅大字:棍棒之下出孝子。

  找个合适老师容易吗,还敢挑三拣四的!

  聚宝门外长干里,没错,就是诗词里经常出现的那个长干里,差不多就在江宁县的最南边了,而秦德威所住的青溪在江宁县的最西北角。

  秦德威默默换算了下,两边距离约摸四五公里,单程步行要一小时,来回两个小时。

  在旁边的徐妙璇连忙劝道:“求学岂能害怕辛苦啊,每天路上一个时辰不妨事,正好也可边走边默诵经典。”

  看了看后爹的脸色不是很好看,预判到挨打风险的秦德威连忙又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