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 39 章_玲珑四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第 39 章

第(1/3)页

“哦,  四十两么?”云畔斟酌了下,“我手上现银子暂且没这么多,或者凑一凑吧,  姑母且等会子。”

        彭夫人摆了下手,  “四十两可顶什么用,  买两个石狮子都不够。你若是有心,就凑个四千两吧,好解你父亲的燃眉之急。”

        边上的姚嬷嬷和檎丹听了,  面面相觑,  差点笑出声来。

        四千两,这是多大一笔钱财,夫人在南桥瓦市上买了五间铺子,  都没花去那么多钱。这寒门出身,  夫家也不富贵的江家姑奶奶,  一出口就是四千两,真是癞□□打呵欠,  好大的口气呀!

        云畔本以为她大约是要四百两,自己说四十两,  带着些揶揄的意思,  谁知她一张嘴就是四千两,  倒着实让她吃了一惊。不过她有涵养,并未把不满写在脸上,不过寥寥一笑道:“姑母太看得起我了,我才出阁,  还未经营起自己的小家,  哪里来的四千两贴补娘家?”

        彭夫人这回来是想好了的,  横竖一锤子买卖,  三千两是讨,四千两也是讨,越性儿多说一千两,于柳氏没什么妨碍。只要云畔肯拿出来,两千八百两照旧给柳氏,自己留下一千二百两,纵是往后不和侯府来往了,自己也是赚的。

        一千二百两,以柳烟桥往常给的那点小恩小惠来算,就是再拉扯上一百年,也断乎没有这个数。反正自己今日走了这一遭,成不成全看自己的本事,柳氏就算事后知道了,也不能来找云畔对质告状,你能狮子大开口,还不容我趁乱也插一脚?世上哪里有人嫌银子烫手的,万一云畔顾念父女之情,愿意帮衬娘家一把,将来承她情的也是江珩。嫡亲的父女,一笔写不出两个姓来,这笔糊涂账最后算不清楚,难道云畔还能要她爹爹还钱不成!

        有了自己的目标,彭夫人便开始替云畔盘点手里的体己,“你出阁,两府不是都给你预备了陪嫁吗,再加上公爵府下聘的礼金、你母亲留给你的房产钞引现银子,少说十万八万两总是有的,区区四千两而已,何来拿不出一说。”

        云畔也不恼,摇着扇子道:“我有多少家俬,我自己还闹不清呢,姑母倒替我算明白了。”

        彭夫人实在不是个聪明人,她不过仗着自己一点小机灵,就以为全天下都是傻子,堆着笑说:“我只是胡乱一说罢了,都是为着你和你爹爹的父女之情。”

        云畔哼笑了一声,“什么父女之情,要拿四千两来买?昨日我刚见过爹爹,这事他为什么不亲口同我说?”

        彭夫人一时哑了口,顿了顿才道:“你爹爹是个大男人,自己筹建府邸要问女儿讨银子,哪里开得了口。”

        结果云畔便不说话了,慢条斯理整了整衣襟,唇边依旧带着笑,眉眼却渐渐冷了下来。

        夫人不屑于和这等没眼色的亲戚兜搭,自然就轮到姚嬷嬷上场了,她在一旁接了话,半带讥诮地说:“既是亡母留给姑娘的东西,我看閤使夫人还是不要算上为好,没的叫人笑话,说长辈打秋风,都打到先人遗物上来了。再说我们公爵夫人的陪嫁,舒国公府预备的,本不和侯府相干,认真算娘家陪嫁统共一千两银子,这个数,说出来磕碜,里头八百两还是当初东昌郡公府解除婚约克扣下来的聘金呢,侯府实打实只出了二百两,可着全天下去问,哪有堂堂侯爵府邸只给女儿陪嫁二百两的,宣扬出去可要叫人笑掉大牙了!如今是只出了二百两的本儿,竟要翻上二十翻儿,这可了不得了,好事全叫侯府占了。想是有些人打量谁是傻子,一个能嫁进公爵府的姑娘,连这点子帐都算不过来,也不能掌这么大的门庭,当这公爵府的家了。”

        彭夫人被姚嬷嬷这么一通说,哽住了话头,没想到云畔身边有个这么利害的嬷嬷,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里蹦出来,坏了她的好事。

        因带着轻蔑,调转眼神问:“这位嬷嬷是公爵府上人?还是我们娘子从舒国公府上带来的?”

        姚嬷嬷皮笑肉不笑道:“閤使夫人费心了,奴婢是大长公主府上老人儿,舒国公夫人专点了奴婢来给我们夫人陪房,就是为了替我们夫人挡煞的。奴婢在两府伺候了四十年,老辈儿小辈儿的事一应都清楚,閤使夫人不必和奴婢详谈侯府故事,奴婢肚子里自有一本帐呢。”

        彭夫人原想摆一摆长辈的款儿,云畔若是不遵,还可以出言教训上两句,没想到杀出了这么个老资历的程咬金,顿时让她觉得棘手起来。

        可她还是不服得很,“古来女儿贴补娘家都是老例,怎么别人家成,偏到了娘子这里就不成了?”

        姚嬷嬷将手抄在衣襟下,一副要和她从长计议的样子,歪着头问她:“既是老例,那么恕奴婢斗胆一问,不知閤使夫人贴补了娘家多少?”

        这就尴尬了,彭夫人自从嫁给彭盛之后,手里总是不宽裕,靠着祖上两亩薄田和彭盛的一点儿俸禄,勉强维持着一大家子的生计。

        不过她也有话可说,“家下父亲母亲都在沧州依靠长兄,我们姊妹嫁得远,就是有心,也鞭长莫及。”

        “那就是说,閤使夫人自己就没遵老例,要不然休说是沧州,就是在天边,每年往娘家运送些米面油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