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3章 初评成为众矢之的
第(2/3)页
,望着远处的紫禁城的轮廓,语气里多了几分担忧:
“我从Z这么多年,最不相信的就是‘免费的午餐’。300 件禁展国宝,哪能平白无故拿出来交流?背后肯定有人盯着这些文化瑰宝,想借着‘展览’的名义,把别国的国宝攥在自己手里。”
“要是咱们输了,就得把我们国家压箱底的宝贝送出去展览50年,我这心里总不踏实,总觉得自己像在赌国运——赢了,就是国家的功臣;输了,我就是千古罪人。”
秘书轻声问:“那您当初坚持要请文浩先生来,就是觉得他能打破这个局?”
“没错。” 黄国邦转过身,眼里多了几分期许。
“他画的那幅《千里江山图》,已经可以被称为国宝。”
“文浩总是一次次在给我们带来惊喜!”
“只是我没想到,总评委会这么对咱们不利,这更说明他们是故意的,就是不想让咱们龙国有任何赢的机会。”
“特首,文浩的作品进入初评了。” 秘书的声音将黄国邦的思绪拉回屏幕前。
画面里,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将文浩的《清明上河图》虹桥局部推到第三组评委面前,五位初评评委立刻围了上去,眼神里满是惊叹。
此时此刻,这幅画也被特写展示在所有人的眼中:
镜头特写中,那座横贯河两岸的木桥的拱木纹理清晰可见,每一根木材的年轮、拼接处的榫卯咬合痕迹都细腻逼真,仿佛能触摸到北宋木材的温润质感;
桥上挑担脚夫的衣袍褶皱里,还能看到淡墨晕染的汗渍,连腰间布带的打结方式都严格还原了北宋服饰细节;
桥下汴河的水波更是精妙,淡墨与清水交融出层层叠叠的涟漪,最外层的波纹轻如蝉翼,内层的水痕却透着厚重,像是真的有商船驶过激起的动态。
直播间里的惊叹声更甚:
“我的天!这画也太绝了吧!连小孩手上的糖渣都画出来了!”
“放大看虹桥的榫卯,我一个学建筑的都自愧不如!这细节还原度100%!”
“汴河的水波绝了!看着像真的在动一样,文浩是把水装进画里了吗?”
“这画在细节上处理得太精细了吧,表情、衣服全都好逼真啊!”
“我的妈呀,若不是亲眼所见,真的不敢相信这是文浩大神一个小时画出来的!!!”
......
会议大厅里,文浩面向五位评委说道:
“我这幅画的名称叫《清明上河图》,主要是展示龙国古代北宋年间汴京汴河虹桥的繁忙情景。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