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倒霉的何文渊_皇兄何故造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倒霉的何文渊

第(2/3)页

朝臣们心底里的这股气儿,是不是也就平了呢?”

        这番话,给张輗听得一愣一愣的。

        片刻之后,他总算是捋顺了这中间的关系,这才缓缓道。

        “不错,这的确像是天子的一贯作风……”

        见此状况,朱仪脸上又浮起一丝笑意,道。

        “所以说,过几日朝上,你我需得……”

        …………

        不得不说,近来朝堂上的风波,越发的波云诡谲了。

        先是朝廷中枢的一系列变动,随后,又是江西的灾情,近几日,竟然还传出来了,有大臣进谏,鼓动天子废黜太子的消息。

        这如何能行?

        早朝上,朱仪一身国公冠服,赶着早朝的末尾,稳步上前,开口奏道。

        “臣奏陛下,近来京中街头巷尾,有消息流传,称朝中有大臣以密奏蛊惑陛下,阴图废黜太子殿下,已闹得沸沸扬扬。”

        “此等大灾之际,朝野上下本就人心不稳,流民四起,此时传出这等流言,臣恐是有宵小之辈趁机作祟,败坏陛下声誉,故而,臣奏请陛下,命大理寺彻查此事,将幕后宵小彻底绳之以法。”

        所以说,朱公爷一向在朝上,说话都是十分谨慎的。

        他刚开始开口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他是要质问天子,但是,却不曾想,这位年轻的成国公话锋一转,却将此事说成是有心人散布的流言。

        言下之意,皇帝肯定没有这个意思,朝中肯定也没有这种佞臣,幕后之人用心险恶,所以必须彻查。

        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

        底下不少大臣心中暗暗思索着,这成国公这么一说,便算是将天子逼到了墙角。

        如果说,天子不答应查,那么,便相当于放任流言传播,而且,有心虚的嫌疑,可如果说要查的话……

        朱公爷说的没错,最近这些日子,京中的确流言四起,但是,老大人们都是在朝多年之人,自然能分辨的出,哪些流言是胡说八道,哪些,可能是确有其事。

        这桩事情,传的有鼻子有眼的,上奏的是谁,什么时候上奏的,甚至连上奏的内容,都被流传了出来,而且,不是好几个不同的版本,而是所有人听到的流言,都大同小异。

        这种情况,通常来说,背后肯定有人运作,可就算是运作,那也得有些依据才是,所以朝臣们心里很清楚,十有八九,这个消息有大半都是实话,如此一来的话……

        “陛下,臣觉得成国公所言有理,如今江西,徐,淮大灾,不少流民正向京师聚集而来,当此之时,此等流言如若放任不理,百姓势必会心生不安,若是再起民变,便是大事。”

        “故而,理当彻查!”

        说话之人,乃给事中林聪,紧跟在他后头,又有不少御史,同样跟风请奏。

        虽然说,科道改革之后,底下普通的科道官,不准随意谏奏和他们执掌无关的事由,但是,早朝上这种普通议事的场合,相对来说,还是管辖比较松的。

        其他的大臣,虽然没有出面,但是,不少人的目光,已经纷纷望向了一旁正在低头擦冷汗的吏部侍郎何文渊大人。

        与此同时,天子见此状况,也皱了皱眉,道。

        “如今朝廷重务,在于赈灾,这等事情朕觉得,倒是可以稍放一放……”

        话到此处,天子的口气顿了顿,明显是在等一个人来附和他,但是底下群臣面面相觑,却皆是有几分犹疑,就连一贯对天子亦步亦趋的吏部王天官,也并没有站出来。

        别的事情还好,可这次出事的,却是他的吏部,别看王天官平时好像是冲动莽撞,但是,什么时候可以莽撞,什么时候不能莽撞,他还是一向有分寸的。

        这种情况下,不仅没有人附和,相反的,还有人直接站了出来,道。

        “禀陛下,臣以为,方才诸位大人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彻查此事,亦是在安抚民心,平定灾情,所谓赈灾,并不仅仅是救济百姓而已,更重要的,还是要维持民心稳定……”

        众人定睛望去,却见站在殿中侃侃而谈的,竟然是一个青袍官员,有眼力好的人,一眼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