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召见_皇兄何故造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二十三章:召见

第(2/3)页

成敬简单的描述当中,便能确定两点。

  第一,天子下了口谕,明旨准许成敬插手整饬军屯的事务,虽然名义上只是协助杜宁,但是还是那句话,杜宁的本职是陕西巡抚,两地奔波,难免力有不逮,所谓协助,其实也就是好听点的说法而已。

  对于寻常的镇守太监来说,仅止于提督军务,干预地方政务是被绝对禁止的。

  但是,整饬军屯虽然名义上只是针对军屯,可实际上,还包括役使官军开垦的私田,以及关于耕种被侵占后的军屯佃农的安置情况,还有就是关于田亩的赎买政策的实施推进。

  这诸般事务,都涉及到地方民政。

  看天子如今的意思,明显是不打算将这些事情分割开的。

  这也就意味着,成敬会拥有超乎寻常镇守太监之外,更大的职权。

  第二,成敬将以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身份,成为山西镇守太监,这意味着他圣宠不衰,是代表天子意志行事。

  郕王府旧臣,宦官之首的身份,加上天子的口谕和彰显无遗的圣宠,以及最重要的,山西巡抚一职如今尚在空缺,几重因素叠加起来,最终的结果,就是成敬虽然名义上是镇守太监,但是实际上,完全有可能以宦官的身份,代行巡抚的职权。

  这对于朝廷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目送着成敬和杜宁离开,在场的诸人一阵沉默,都没有了刚刚在偏殿当中的分歧之意。

  片刻之后,陈循率先开口,意味深长道。

  “天官大人,此时此刻,吏部……当有作为啊!”

  王文的脸色也不大好看,但是,这个时候,他也没有跟陈循闹什么脾气,只是轻哼一声,冷声道。

  “用不着你来教老夫怎么做事!”

  话说的不好听,但是,陈循就当没有听见,站在原地,心中默默的开始做起了盘算……

  不多时,殿中内侍出来,拱手道。

  “天官大人,总宪大人,陈尚书,陛下召见!”

  和杜宁不一样的是,王文等人都是奏对的老手了,不论心中怀着是什么样的心思,但是面上却不会显露。

  进了殿中,各行礼毕,天子显然也没有什么寒暄的意思,直截了当的便开口道。

  “前些日子,次辅俞士悦给朕递了奏疏,举荐翰林院刘定之,陈文,李绍三人入詹事府充任属官,朕已准了。”

  “太子出阁读书已有数月,不少大臣上奏,言及属官应当备齐,朕斟酌良久,也觉得不宜久拖,所以,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想要听听你们的看法。”

  啊这……

  这次召见,天子并没有说是为了什么事。

  尽管来之前已经有所预料,可能和詹事府有关,但是,他们几个人都觉得,多半是为了俞士悦举荐翰林清流一事。

  朝廷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陈循去见俞士悦不是什么秘密,他们两个的身份,所谈的事情只要看看后续他们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二人谈话后不久,俞士悦就上本举荐了刘定之等人,这中间若没有陈循的推手,怕是不可能的。

  不过,在他们的预想当中,对于这些翰林清流的去处,天子应该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所以多半,这次过来就是商议此事。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天子以此事为契机,却并没有拿来当商议的内容。

  甫一开口,天子就直接定下了刘定之等人的去处,答应将他们调去詹事府任职。

  不仅如此,天子还要继续增补詹事府的人选?

  老大人们一时有些拿捏不定天子的用意。

  相互看了一眼,作为率先挑起此事的陈循,开口道。

  “陛下,既然是增补詹事府的属官,是否要请俞次辅一同前来商议?”

  按理来说,詹事府的事,的确要知会一下俞士悦。

  但是,这是对于普通的庶务而言,俞士悦虽然是太子府詹事,可太子府属官,毕竟也是朝廷官员,他并没有任命的权力。

  所以,要是说吏部不在场,叫吏部过来还算说得过去。

  可说商议詹事府的人选,一定要俞士悦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