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疑点_皇兄何故造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五十八章:疑点

第(2/3)页

尚书!”

  “深夜叨扰,实在不好意思。”

  不多时,杨洪带着杨信来到了驿站当中,对着面前的金濂施了一礼,歉意道。

  金濂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二人会来,看着仍旧着甲的伯侄二人,他苦笑一声,道。

  “侯爷和杨将军夙兴夜寐,日日在城中巡查,辛苦的紧,有事自然是随时来都可,没什么叨扰的,二位请。”

  因是突然前来,没有提前准备,所以,只能备上白水和一些简单的糕点,不过所幸的是,在场也没有人在意这一点。

  进了厅中落座后,杨洪便提起了来意,并将刚刚杨信所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金濂也皱起了眉头,不过,他也并没有多说什么,沉吟片刻,他转向杨信,道。

  “杨将军,除了这一点,你可还注意到了别的什么蹊跷之处?”

  于是,杨信便继续道。

  “有的,除了他们态度上的强硬,还有就是,这次这几个部落的要求,未免太一致了些。”

  看着金濂疑惑的样子,杨信继续解释道。

  “如今脱脱不花和阿噶多尔济皆已身死,鞑靼内部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如果说各部想要讨要好处,或者有少数忠心之辈,想着为旧主报仇,所以到大明来要人,尚还算能说得通。”

  “但是无论如何,这几个部族,都应该是各自为战才对,哪怕他们同时前来,但是,总归不可能是一条心,可如今这几个部族,却都咬死了,只让大明交出杨杰,这并不正常。”

  “还有就是,喀喇沁部和翁里郭特部为何会突然兴兵前来?”

  在宣府镇守多年,应该说,对于各个部族,尤其是草原上的一些大部族,杨信还算是了解的。

  相对而言,金濂知道的就比较少,不过,在杨信的叙述之下,他似乎也隐隐想到了什么。

  不过,杨信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只是继续分析道。

  “且不说这两个部落,如今正在争夺汗位,为何会突然联合起来,单说是时间上,未免赶得太紧了。”

  “就在不到半个月前,他们才刚刚遣使前来,就算是真的想要大明交出杨杰,至少,也该等朝廷有了结论再说。”

  “可是如今,谈判都还刚刚开始,这两个部落,就急着大军压境,这不符合常理。”

  “除此之外,便是兵力上……”

  略停了停,杨信站起身来,四下打量了一番,才忽然想起来这里不是在他的副总兵府,没有地图可以指着,索性,他便直接用手比划起来。

  “宣府乃是不亚于大同的边境重镇,常驻官军两万余人,一旦战事起,更是可以随时从各处关隘抽调兵力,就算不谈总兵大人从京营带来的两万大军,单是城中官军,也不是这两部联合起来的一万三千人能够攻下的。”

  “既然如此,那么,这两部的首领,陈兵在宣府城外,又到底想做什么?”

  这便可以看出,为什么杨家四子当中,只有杨信被视为是杨洪的接班人了。

  刚刚的这几点,鞭辟入里,思维清楚,一看就是心思极为缜密的人,才能注意到的东西。

  赞许的看了一眼杨信,金濂沉吟片刻,对杨洪问道。

  “杨侯,刚刚杨将军说的,你有何看法?”

  相对而言,杨洪似乎更加谨慎,看了一眼杨信,他开口道。

  “这几个地方,的确令人生疑,谈判条件上,本侯爷倾向于觉得,他们是想要求得好处,并不是真的想要大明交出杨杰,但是,他们迟迟不肯提出条件,确实是一桩奇怪的事,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觉得时机不到。”

  “至于各部落联合上,之前我们便猜测过,这背后可能有瓦剌的影子,只是不知道,也先究竟用了什么样的计策,又对他们承诺了什么,所以目前来看,本侯还是觉得,应该先探明这些部落到底想要什么,如此才能有的放矢。”

  “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金濂点了点头,却并没有多说,只是道。

  “朝廷那边,刚刚来了公文,传命诸边,严加防范,不可令虏贼有可乘之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