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远圣明_皇兄何故造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远圣明

第(2/3)页

声音。

  “襄王爷好大的威风……想必平日里,在宗学当中,也是如此对待这些孩子们的吧?”

  朱瞻墡循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一直冷眼旁观的岷王朱徽煣。

  与此同时,他也隐隐约约的察觉到,似乎身旁一干大臣,望着他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古怪。

  见此状况,朱瞻墡心中升起一丝悔意,但是很快也就被按掉,冷声对着一旁的朱徽煣道。

  “岷王爷还有心思操心本王的事,倒不如想想,你自己的抗旨之罪,该如何向陛下解释吧?”

  说着,朱瞻墡转向御前,开口道。

  “陛下早有旨意,令岷王父子限期一月离京,但是如今,一月之期早过,二人仍旧迁延不出,实乃违抗圣意,恳请陛下下旨,命二人即刻就藩,不得迁延!”

  事到如今,他算是看出来了。

  这帮宗学子弟心中的怨气虽然重,但是,这怨气若无人挑起来,总还是压得住的。

  但是,有岷王父子在,这背后始终有人煽动着,必然会事端不断。

  所以,为今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将他父子二人撵出京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襄王一开口,就扣出了抗旨不遵的大帽子。

  然而,说完了话之后,他看着朱徽煣胖胖的脸上,不仅没有惊惧之意,反倒带上了一丝嘲讽之意。

  心中暗道一声不好,紧接着,他的耳边便响起了天子的声音。

  “皇叔这话说的未免夸张了,岷王叔祖留在京中,是为太叔祖治丧,此乃纯孝,朕岂能苛责?”

  “再者说了,都是皇室宗亲,迁延些许时日而已,用上抗旨一词,着实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太叔祖刚刚薨逝,若朕因为岷王叔祖犯了这点小错,就予以降罪,未免有些太过不近人情了,对吗?”

  小错?

  襄王承认,他说岷王抗旨不遵,的确是有点上纲上线了,但是,这无非是重罚轻罚的问题而已,结果到了天子的嘴里,就变成了一点小错?

  看着岷王脸上若有若无的嘲讽之意,襄王心中一阵怒起,正要开口辩驳几句,但是一抬头,看着对面天子诚恳的脸色,他忽然就冷静了下来。

  天子对他这个皇叔,从来都是不亲近的!

  这一点,襄王知道的清清楚楚,他自己重视礼制,恪守嫡庶之别,这是从小被灌输在骨子里的概念。

  所以,对于天子这个庶子僭越嫡长继位,他心中一直十分排斥,所以,他也不亲近天子,天子也不亲近他。

  但是,就是这样的关系,天子竟然会屡屡开口回护他,这是为了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

  天子回护的不是他,而是宗亲。

  作为大明的圣天子,皇帝所做的,是展示他的亲亲之义,是展示他对宗亲的宽容以待,是安抚双方,让所有宗亲和平共存,相互亲近。

  所以,天子不是站在他这一边,而是站在弱势的一边。

  说白了,作为朱家的族长,面对一群宗亲,天子需要做的不是赏罚分明,而是最大限度的保护所有人,俗称,和稀泥,又叫,大伙差不多得了,看我面子各退一步,都别太过分。

  出于这个理由,天子训斥了前来闹事,想要撤掉襄王大宗正职位的一干宗室子弟,然后又恢复了他们的禄米,给了安抚,希望能够和平解决今天的闹剧。

  既然如此,那么同样的道理,在面对襄王如今弹劾岷王“抗旨不遵”的时候,轻描淡写的一句“不能如此不近人情”,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

  这个时候,如果襄王再纠缠岷王父子没有按期离京的事,那么,可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

  总不能,只有他拿好处的份,到了别人,就得严刑峻法……

  看着天子和煦的面容,襄王张了张口,到最后,还是拱手道。

  “陛下圣明,是臣失言了!”

  于是,天子的脸上,也绽出一丝笑容,道。

  “这才对嘛,大家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剑拔弩张,还有你们……”

  说着话,天子转头朝向一旁的宗室子弟们,语重心长道。

  “宗学如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