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金尚书的决心_皇兄何故造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九章:金尚书的决心

第(1/3)页

  武英殿中,看着天子用最狠的口气,说着最服软的话,老大人们不由一阵无语。

  好吧,他们刚刚的担心,属实是多余。

  就算不谈天子对于谦一直以来的爱重,单纯从朝局的角度出发,天子也不可能真的在这个时候撤换兵部尚书。

  整饬军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所以,想要真正的推行下去,负责主持之人不仅要有通盘全局的能力,而且要有足够的威望地位,除此之外,还要有敢于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勇气和清廉自守的气节。

  这四者缺了任何一个,这件事情都难办成。

  从朝中出现整饬军屯的风声起,到如今有完整详细的章程,并且顺利的通过廷议,可以开始施行,虽然背后有天子的推动,但是,于谦的作用绝对是不可抹杀的。

  真的要换了他,朝野上下动荡还是其次,最难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找到一个真正能够接替于谦的人。

  说到底,天子毕竟是天子,过往的种种其实早该让他们明白,  如今的这位圣上,理智的吓人。。

  从土木之役在朝堂上摄政到如今,  他老人家不是没有发脾气的时候,  但是,  不管情况如何危急,情绪如何激动,  天子几乎都不曾真的被情绪左右,而下任何决定,更何况,  是这种传出去会立刻引起朝堂震动的决定。

  所以打从根上起,只怕天子就只是想让于谦服软,没打算真的让他停职,更不要提撤职了。

  可谁想到,于谦这个愣头青,  连辩驳的话都不说一句,  反而跟天子怄气,  真不知道,  这货到底是咋想的。

  能够让天子自己给自己找台阶,满朝堂上下,  于谦也是独一份了!

  于是,  众人的目光不由看向了于谦,不约而同的给他打着眼色。

  天子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于少保,您就别闹了……

  所幸的是,于谦到底也不是不识抬举的人,听了天子的话,  他沉默片刻,  终于抬起头,脸色有些复杂的开口道。

  “谢陛下宽恩,臣必万死以报!”

  话虽是如此说,但是古怪的是,在于谦的脸上既看不到劫后余生的情形,也看不到事情圆满解决的如释重负。

  相反的,不知为何,老大人们总觉得,于谦的神色当中,除了感念圣恩之外,还夹杂着些微的担忧和几乎微不可查的失望。

  不过,  这般神色只是一闪而过,  旋即,于谦便恢复了平静,清癯的脸上让人看不出喜怒。

  这让在场诸人不由面面相觑。

  这场罢职风波,大概,应该,差不多,算是过去了?

  按理来说,天子都金口玉言说了,让于谦继续留任,于谦也没有推辞,这件事情便算是结束了。

  但是,几乎是在场的所有人心中都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似乎还有什么事情没有了结,好像有什么细节被他们忽略了,可具体是什么,他们却也说不出来。

  不过,无论如何,对于老大人们来说,能够尽快结束这场风波,总归是好事。

  事情虽然解决了,但是场面不免有些尴尬。

  天子九五之尊,被于谦气到这个份上,要是还指望他老人家来缓和气氛,在场的这帮人也就太没眼色了。

  于是,老大人们对视一眼,纷纷上前,道。

  “陛下圣明,胸襟宽广,心怀天下,此诚圣君之象也。”

  “请陛下放心,经此一事,于尚书必定更加尽心竭力,为朝廷效命。”

  “陛下德泽万民,臣等敬佩万分。”

  一堆恭维的话奉上,天子的脸色总算是好看了几分。

  见此状况,老大人们赶紧转移话题,于是,刑部尚书金濂轻咳一声,上前道。

  “不敢欺瞒陛下,臣实有一事不解,那宁远侯纵使牵涉军屯一案,但是到底战功累累,贵为侯爵,即便朝廷要整饬军屯,会惩治于他,也不至于有性命之危,缘何他竟在得知于少保暗中查探军屯一事后,铤而走险行谋刺之事?”

  “方才廷议之上,陛下言锦衣卫有密疏呈上,臣斗胆,不知陛下可否将此密疏及昌平侯所呈上的一应证词物证人证移交刑部,以便察查清楚,尽快覆奏。”

  果不其然,提起正事,天子的脸色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