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问_皇兄何故造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三章:问

第(3/3)页

是要慎之又慎,毕竟,一个弄不好,说不定好心办了坏事,举荐反而害人。

  更不要提,如今天子对此事如此重视,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未必在心里就不会记一本账,牵连到举荐人之后的仕途。

  所谓墙倒众人推,尽管,党争是朱鉴掀起的,但是牵连到举荐之人的却是于谦。

  但是,老大人们不管,就怪朱鉴一个人!

  毕竟,于谦背后站着那位,如今可不好惹,所以,只能让朱阁老来承担这一切责任了。

  反正,也没冤枉他!

  于是,下朝之时,朱阁老明显感觉到,有不少人在背后议论他,而且望着他的目光,都带着轻蔑和不满。

  朱鉴站在文华殿外的广场上,感受着背后的这些目光,袖袍中的拳头不由紧紧的攥了起来。

  他这一辈子,虽然不说是顺风顺水,但在士林当中,也颇有清誉。

  然而如今……

  长长的吸了口气,朱鉴回身望了一眼堂皇的文华殿,转身便朝着宫外行去。

  文华殿中。

  廷议散了,朱祁钰也回到后殿当中,坐下歇息了片刻,接下来,还有经筵讲读,所以实际上,他能够休息的时间很短。

  在榻上抿了口茶,将刚刚发生的一切都在脑中过了一遍,睁开眼睛,朱祁钰便瞧见,成敬有些欲言又止。

  “怎么,可是觉得朕刚刚处置的有何不妥?”

  虽然朱祁钰问的轻松,没有责问之意,但是成敬却立刻低下了头,道。

  “内臣不敢,只不过,有一事,内臣心中确有疑虑。”

  将手里的茶盏搁下,朱祁钰微微一笑,问道。

  “是徐有贞?”

  成敬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道。

  “不敢欺瞒陛下,此人内臣还有印象,之前在朝廷危难之时,提议南迁,其后又为求仕途多方活动,甚至曾经求到内臣门下,后被内臣推拒,所以,内臣不明白,陛下为何要将这等人放在东宫之中。”

  朱祁钰没有说话,他只是望着成敬,脸色变得有些严厉。

  在这般注视之下,成敬头上开始冒出了丝丝的冷汗,直到片刻后,他忽然跪倒在了地上,深深的低下了头。

  半晌,朱祁钰方道。

  “那一日舒良过来,你也瞧见了,他有心做事,朕自然要给他一个机会,当然,这个机会他能不能把握的好,要看他自己的本事。”

  “至于……”

  朱祁钰口气略停了停,心中不由叹了口气。

  刚刚成敬一开口,他就知道,成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区区一个徐有贞,哪值得他这样的大珰动问,成敬真正想要知道的是……

  “东宫那边,朕依然是那句话,东宫是东宫,南宫是南宫,东宫若无犯大过,朕自会以储本相待,不会轻易动摇,这些话,你可以传出去。”

  对于成敬的忠心,朱祁钰是不怀疑的。

  事实上,因为东宫出阁和太上皇归朝两件事情本就紧密相连,所以不仅是民间,对于国本是否稳固,朝中也一直颇有疑虑。

  司礼监和外朝打交道的多,自然,成敬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明里暗里的探问,所以,拐弯抹角的打听朱祁钰的态度,并不算奇怪。

  但是,让朱祁钰不满的是,或者,更准确的说,让朱祁钰感到无奈的是,成敬这种骨子里的,士大夫的习气。

  身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关心政务无可厚非。

  但是,哪怕平日里做的事情和外朝的大臣再像,也绝不能忘记自己的宦官身份。

  朝廷大臣,自当以社稷为要,国家为重。

  但是,身为宦官,就该毫无条件的以天子的利益为中心,这是身份上的不同,所带来的天然差别。

  作为成敬来说,如果他是朝臣,无论如何明里暗里的探问皇帝的态度都很正常,但是他是宦官,是天子的心腹宦官。

  那么,他应该做的,是三缄其口,好好的替天子遮掩好真正的意图,在天子需要展露的时候再展露出去。

  虽然在东宫的事情上,朱祁钰从未有遮掩的意思,但是,成敬的做法,的确也并不妥当。

  归根到底,成敬是正统读书人出身,又是真正的清流进士,骨子里就带着文臣的作风。

  即便他成了宦官,有些风格,也是难以改掉的。

  这种风格,用在朝政上是好事。

  但是,有些时候,却也的确让人觉得有些无奈……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