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和谈_皇兄何故造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二章:和谈

第(3/3)页



  “使团中人鱼龙混杂,不守臣礼,为奸为盗者占使团半数之多,我官军查察,则躲藏各处,隐匿欺瞒,自不归草原之地,何谈我朝廷扣留?”

  “使团名册三千余人,到京人数却十不存一,我朝廷无非依照入京朝见之实数给赏,罢去虚报欺瞒者,何谈减了赏赐?”

  使团之所以需要有正使和副使的区别,就是因为需要有人强硬,有人打圆场,视情况相互配合。

  在这次的谈判里头,李实就是那个,负责说难听话的人。

  但是事实上,这番话也不算是过分。

  因为这件事情,的确是瓦剌这边不占理。

  仗着大明朝廷恩宽,所以一再得寸进尺,拿大明朝廷当冤大头看。

  他们报过去的使团,里头有不少都是商人,这些人到了大明境内之后,直接就脱离了使团,伪装成明人,到处交易各种物资。

  然后在使团回程的时候,大摇大摆的出关,将朝廷禁止交易的粮食,铁器,茶叶等珍贵物资明目张胆的带出去。

  与此同时,这些人还无耻的想要两头吃。

  一边到各地大肆交易,一边还要登记在入京“朝贡”的名册上,要求大明朝廷,按照名册上的人数,给予赏赐。

  这么一趟下来,可不是赚的盆满钵满。

  事实上,这次双方之所以的掀起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就是因为正统皇帝对于这种情况忍无可忍。

  命令各地的官军,将这些借使团之命,行交易之实,甚至是有细作嫌疑的人,通通抓了起来。

  然后宣布使团呈递的名单作废,只肯按照实际进京的名单给予赏赐。

  如此一来,也先便被激怒,屡次在边境挑衅,劫掠军民,惹得年轻气盛的正统皇帝胜负欲爆棚,直接就点了大军杀了过去。

  至于结果,当然是……

  李实的这一番话,不算是声色俱厉,但斥责的意味也很浓厚,一旁的罗绮甚至已经打好了腹稿,准备要开口劝解可能发生的冲突。

  但是,神奇的是,也先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着扫了一眼他身旁坐着的几个瓦剌贵族,而被扫到的人,脸色也颇不自然,纷纷低下了头……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