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户雇佣制度_皇兄何故造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户雇佣制度

第(1/3)页

  张敏愣了愣,差点没反应过来。

  他熟稔工部多年,自然是对于天子的意思明白的很。

  无非就是匠户雇佣制度而已。

  这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国朝初年的时候,其实就有人曾经提出过。

  这种匠户雇佣制度,并不是指单纯的用银两来雇佣民间匠户,为朝廷工作。

  它的本质和核心,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允许匠户缴纳银两免除徭役。

  朝廷则用这些银两,从民间雇佣匠人,承担朝廷所需的营建事务。

  这和工部现行的制度有很大的差别。

  依照现在的典制,工部只有在接到大规模的营建事务的时候,才会从民间征调部分工匠,用作临时之用。

  但是如果实行这种匠户雇佣制度,那么也就意味着。

  匠户只需要缴纳银两,就可以免除徭役,而朝廷所有的营建事务,都要从民间征调匠人。

  换而言之,这意味着朝廷失去了对匠户的控制权。

  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更加的灵活便捷。

  就比如现在,朝廷大战之后,需要大批量的工匠负责修建城池,那么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征召。

  平时不需要这么多工匠的时候,则可以遣散工匠,将银两节省下来。

  与此同时,大明现行的匠户制度,虽然将匠户分布各地,但是依旧十分不便。

  要知道,朝廷需要服徭役的地方,大多在县城或者府城的衙门当中。

  普通的匠户,则是大多都住在乡下,每逢要服役的时候,就需要来回奔波。

  遇到大规模的营建活动,譬如修筑宫殿,营建城池等,甚至还要背井离乡,辗转千里服役,甚是不便。

  匠户雇佣制度,可以让匠户们不用在来回奔波于各处,可以安心在家中进行自己的工作。

  看起来,的确好处颇多!

  但是到最后,却没有实行。

  原因就在于,这种制度有一种巨大的弊端,那就是朝廷对于民间的依赖太重。

  匠户制度,因为人员固定,朝廷可以保证,无论何时,都要一大批工匠随时可以征召。

  但是一旦改成匠户雇佣制度,那么在匠户缴纳银两之后,就只能从民间征召。

  匠户制度是徭役的一种,不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