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东风吹_军嫂当低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东风吹

第(3/3)页

做些什么,这也是对“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学习和贯彻嘛!

  我就想出来这三个方案,仅供大家参考。

  她嘚吧嘚吧一通说,说完了就坐下了,把宣委晾在讲台上了。宣委欲哭无泪,你说你这么能说,思想这么先进,这么紧跟时代步伐,你咋不当个班干部呢?让我们这些只会尾随班长的人情何以堪?

  徐灵灵特别谦虚地摆手拒绝,我这不是年龄小能力低嘛,不过我肯定会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的,该我干的,绝不偷懒。

  她出的这仨主意听起来都不错,尤其是第一个,农村同学都表示这个方案好,太好了,好得不得了。

  十来个家在县城的同学无言以对,你们不就是想回家吗?用这么高尚的借口好吗?

  好不好的没关系,到最后班里举手表决,回乡务农参加秋收这一方案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支持,通过。

  不过,第二个方案也不错,他们决定到过新年的时候再进行。

  给学校汇报上去之后,学校很快就批准了,不批不行,此报告是徐灵灵亲自捉刀的,其蛊惑程度不是一般的高,大有学校领导不批准就是与领袖精神做对之势。再说,学校领导老家也在农村,干脆就给全校师生都放了三天假期,美其名曰组织下乡活动,都去农村掰玉米棒子去!

  农村同学都乐呵呵地直奔汽车站,回家去也!至于有没有县城的同学跟着,管他呢,去了也是捣乱的,他们又不会干活。

  徐灵灵当然也是其中一员,都一个月了,她早就想家了。

  还有,她那鱼啊,藕啊,还得好好收拾出来呢。她的工具不太够,得让爹再给她弄些柳条筐。哎呦,不成,正秋收呢,她爹忙着呢。

  干脆,她自己学着编筐得了。

  不过等到了挖藕的时候,她才发现,那藕根本不用担心放地上会沾土,它自个就带着泥呢。

  家里人心疼她离家一个月才回来,也不让她下地干活,她写完了一堆标语之后就开始她的挖藕大业。

  先去小河边把水放干净,然后进空间先抓鱼。大大小小的鲫鱼、鲢鱼、鲤鱼等当地野生鱼类在泥地里蹦跶得欢,徐灵灵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地里抓鱼,觉得这实在不是一个轻省活儿。好不容易才把那些鱼扔进了水桶,放到了保鲜区,剩下的小鱼蜷缩在被她踩出的小水坑里苟延残喘,她都没有捉的欲望了,就这样吧,反正也卖不上价。等挖了藕出来灌上水,这就是现成的鱼苗。

  总共半亩地的池塘,她整整花了两天半的功夫才挖完,挖出小山堆一样的藕来,刚开始挖的时候没经验,断了不少。越到后来经验越足,断的就少了。到最后半天,几乎根根完整,立起来比一个大人都高。

  徐灵灵目测一下,那个小山堆,怕有一千来斤的藕。真不敢相信是自己一根一根挖出来的。瞧她这假期过的,比下地的人都累。

  捡了许多干硬的莲子出来,准备回了学校之后在水泥地上磨个小洞好发芽。池塘里肯定还剩下不少被她挖断了的,也不知道还能不能长出来,懒得管了。

  重新吸了河水进去,她还看到了一些小鱼苗小虾啥的也被她弄出来的小漩涡卷裹着进了空间,心中大喜,加上原本就有的小鱼,这下不用愁池塘里没鱼了。

  最后半天,徐灵灵把自己洗干净,蹲在小河边瞅瞅四周无人,一根一根莲藕拿出来洗干净,卖相好,能卖上价不是?

  趁着天黑去了王红星他们那里,把挑出来的一些书留给了他们,把几个知青高兴坏了。

  王红星拿着《资本论》感叹不已,这书搁以前,打死他也看不下去。现在倒好,简直拿它当宝贝了。

  徐灵灵声称,这些书只是借给他们看的,期限到他们回城为止。就这样,周抗美都觉得这小妹妹实在太仗义了。

  为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徐灵灵可是对这些书精挑细选的,像那些被后世称为世界名著的小说啥的,一本都没往外拿。这些知青又没有空间可以藏东西,被人发现就不得了了。

  这个时代,还是有点儿防人之心比较好。

  到了临走前的那一天晚上,褚桂兰给闺女装了不少好吃的,明明知道她啥都不缺,还是挡不住一片慈母之心。徐灵灵怕她累着,坚决反对她大晚上想给她炒棒花的举动,只让她给装了些黄豆酱和腌菜,还有一坛子煮熟了的咸鸡蛋。

  褚桂兰特别会做酱,徐灵灵百吃不厌,拿来蘸馒头、拌面条,别提多好吃了。要是拿猪油一炒,更好吃。

  褚桂兰就给她装了一小坛子炸酱,特地去公社副食厂开的肉铺里买的猪肉炸的,就给虎子留了一小罐子,其余的全给她装上了。

  徐灵灵笑呵呵地照章全收,她这几天也没少往外折腾东西,尤其是刚收了一茬小麦,好几百斤呢。至于新鲜的莲藕、肥胖的各种鱼、还有上百个鸡蛋和各种水果,那更是不计其数。

  褚桂兰特别喜欢那十几条鲫鱼,放在水里居然还是活的。

  徐灵灵在看到缓缓游动的鲫鱼之后,眼睛亮了。哎呦,这保鲜区实在太好了,等她长大了,必须常在里头呆,绝对的青春无敌,比那些明星们往脸上打的各种美容针不知道强多少倍。

  既然那些鱼还是活的,徐灵灵也不客气了,直接往自家水缸里又扔了十几条,你们慢慢吃!

  褚桂兰嘱咐她,去你二婶三婶家看看去。

  徐灵灵百思不得其解,去了之后才知道,敢情她那俩婶子,比着份儿地又大了肚子。

  这不科学,她走了才一个月!晕,什么时候才执行计划生育啊啊啊啊!

  现在先不管了,水缸里扔几条鲫鱼先,这东西熬汤好,下奶!至于她们什么时候生,她现在是个小孩子,想不那么周到是完全可以的。

  一个月不见,虎子哥仿佛一夜之间成了大人,听说她想学编筐,立刻就趁着收工的时候拿了镰刀出去,割了许多旱柳回来,拖着一大捆柳条回来,也不嫌累。

  徐大柱把柳条晒了两天,又在水里泡了一天,堪堪在闺女临走之前处理好了材料,在煤油灯下教他们俩怎么编筐,主要是教徐灵灵。

  徐灵灵手里拿着一把柳条,跟着爹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学,发现也不难。一晚上下来,编了个小柳条篮子,手艺粗糙,自己却美得不行。

  反正她也是自己用,又不拿出去卖,粗糙就粗糙点儿吧,没关系。

  柳条这种东西,到处都是,不过徐灵灵还是折了几根插在自己的空间里,柳树好活。谁知道她以后还会遇到什么情况,反正几棵树也不占多少地方,万一地方不够了,现砍都来得及。

  到了第二天,她上了回县城的公交车,家里人都去上工了,没人送她。她倒挺高兴,可以把钱放在家里,不用担心爹娘跟她推辞不受了。

  冲着光明的赚钱地点县城,徐灵灵斗志昂扬地迈进!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