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新的生活_军嫂当低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3.新的生活

第(2/3)页

灭。

  炉灶旁有一个水桶,是昨天席牧临时在指导员家借的。桶里的水昨天晚上已经用光了,他们这个小家,需要的东西还有很多。

  好在席牧说了,有不少东西可以暂时从部队后勤那里借来用,大家都这么干,也省得以后调走了,还得费劲搬运。

  他就利用婚假的最后一天,找了几个战士帮忙,从后勤弄了一个水缸过来,除了水缸,还有一个水桶。

  “今天二连的补给车出去,我托他们给带些东西回来。媳妇儿你看看咱要买些什么?”

  徐灵灵环顾一下,要买的东西太多了:“咱能跟着出去不?太多了!”

  “成啊!”席牧把家里的各种票都带上了,还有不少钱。

  徐灵灵伸手:“给我吧,放我这儿最保险。”

  席牧就眼睁睁地看着她把东西放书包里一放,冲着他神秘一笑。

  扒拉开书包一看:空的!

  得,怪不得她走到哪儿都背着个大书包,敢情是拿书包当挡箭牌使。

  于是,俩人又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搭车到镇上,买了家里所需的各种生活用品,锅碗瓢盆、柴米油盐,样样不落。

  不少其实就是个幌子,但还不得不买。

  到家把东西分门别类一放,终于有家的感觉了。

  席牧去销假,徐灵灵在家生炉子,烧水。

  水房在几家中间的一间小屋子里,是部队自己打的深水井,每排房子装了一个水龙头。几家都从这个水龙头里接水,拎到自家的水缸里去。徐灵灵去的时候,水房里有人,正是老乡,二连长郭富民的妻子。

  徐灵灵跟人家打了招呼,昨天已经认识了,知道人家叫王玉莲。

  王玉莲和郭富民是一个村子的,打小就被两家父母订了亲事。青梅竹马,感情很好,有一对可爱的儿女,俩孩子就差一岁,都已经上小学了。平时在镇上住校读书,放了寒假才回来常住。

  女儿是老大,特别懂事,见妈妈好久没回去,找到了水房。正好看到王玉莲跟新娘子聊得正起劲儿呢。

  王玉莲没上过几年学,对知识分子有一种天生的崇拜,昨天匆匆见了一面,今天人家一走就是一天,也没聊上天。恰好在水房遇到了,自然不会放过机会,正在好奇地打听北京的事情呢。

  北京啊,她们一家子都没去过呢!

  王玉莲正在问徐灵灵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北京和首都挨得近不?

  徐灵灵硬憋着笑,跟她解释北京和首都其实就是一个地方。因为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在北京,所以北京就是咱们国家的首都。就跟苏联的首都是莫斯科、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一样。

  完了,这下子是彻底把王王玉莲的谈兴激发出来了,从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多大到她走在大街上会不会看到国家领导人,从北京人平常吃什么到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啥意思,要不是闺女来催她回家做饭,还得滔滔不绝地问下去。

  最后还意犹未尽地说:“灵灵妹子,你可真是个好人。我们家老郭烦着呢,从来不跟我说这个,还是你说的明白!等闲了咱们再聊啊!”

  徐灵灵硬扯着嘴角:“哎,哎。”

  我的妈呀,下回来打水之前还是先侦查一番吧。

  结果到了第二天,席牧上班去了,她还没来得及去打水呢,三个军嫂都上门了。

  大冬天的,啥都干不了,可不就是凑在一起聊天吗?

  不但她们来了,连孩子都带来了。

  郭连长家的一儿一女,一个十岁一个九岁,张指导员家的俩六岁的双胞胎儿子,李指导员家的俩闺女,一个十五一个十三。把本来就不大的屋子挤得满满当当。

  徐灵灵终于明白为什么起床之后席牧就把被褥收到柜子里了,要不然还真搁不下这么多人。

  女孩子还好,斯斯文文地挤在一起,拿着徐灵灵给的炒瓜子一边嗑一边聊天,她们自己玩儿就成了。可那仨臭小子,我的妈啊,能把房梁给吵下来,上蹿下跳,被各自的妈打了几下屁股,老实了没一会儿,就坐不住了。

  徐灵灵长出了一口气,把他们的兜里装满了花生红枣,你们出去玩儿吧,我没意见。

  当妈的喊了一声别出大门,就安心地吃着零食聊起天来。

  问题是:两个东北出身的军嫂,还抽烟啊!

  抽的还是那种土烟,长长的烟杆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