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六章 整个大夏沸腾了!_女帝的内阁首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一十六章 整个大夏沸腾了!

第(3/3)页



  “我给你们念念。”胡老三煞有介事,打开轻工业。

  “快念,快念!”一帮人起哄。

  这位年轻人端详了轻工业半天,开口说道。

  “农业精神来自于大夏传统农业,体现和贯彻大夏传统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自然界各种物质与事物之间相生相克关系的阴阳五行思想,精耕细作,轮种套种,是它的典型工作生产模式。大夏在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形成了,具有典型的农业特点的农业精神。由于大夏农业人口多,耕地相对不足形成了具有满足个人温饱,在一小块地上自耕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就是所谓的小农意识,也就是大夏的农业文明。”

  以上都是简单阐述大夏如今的情况,防止没看过的人读不懂。

  听到这里,大夏的人们开始飘飘然。

  “就是!我大夏如今的农业挺好的,更何况这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如此,世世代代生活下去的”

  “柳首辅,总结的很对。”

  “快说快说,接下来呢?”

  谁知,接下来轻工业话锋一转,开始描述农业文明的弊端。

  “增加社会总物资资料(主要表现为粮食),影响土地的单位产出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单位土地的劳动力投入。从几千年来的农业发展来看,生产工具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对于某一特定王朝来说,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可以做文章的只有单位土地的劳动力投入。而劳动力投入在初期会表现为粮食产出高速增长,慢慢的,当投入的人数达到一定的程度,继续追加劳动力就会发现粮食增长的速度变得缓慢,举一个例子:假如一亩土地上由5个人耕种时可以达到人均的最佳粮食产出,那么当由10个人耕种时,粮食的产出是差不多的,但是人均的粮食却减少了一半,而当由1个人耕种的时候人均的粮食也没有5个人耕种那么高。所以王朝的维持的关键是让社会保存在一个人均最佳粮食产出的状态,那么整个社会就可以维持繁荣,稳定,那么历代的王朝又为何无一幸免的走上了灭亡的道路?他们无法维持这个最佳组合的原因是什么?”

  “说的没错啊!”

  “噗嗤,还说的不错,你懂个屁。”

  “解答出来了!”那为年轻人重音落下来,大声念道:“我们从一个王朝的产生到它的灭亡的整个历程来解答这个问题,朝代更替大多都是农民起义推翻掌权的王朝,从而建立起新的王朝,在战乱的年代,由于战争,瘟疫,饥荒等等原因,人民大量死亡,每一次战乱都损失了大量的人口,加上战乱时期爆发的瘟疫,疾病,饥荒等等,在前朝初期人口数量锐减。每一个朝代的产生都经历了类似的过程,所以历代开国之君实行的都是减少赋税,鼓励人口生产的政策,因为土地并不会随战乱而减少,但是人口大量减少,地大人少,所以需要多一些的人口来补充。”

  整片场地,鸦雀无声。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慢慢复苏,当一亩土地上的人口达到了最佳组合时,整个社会就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这个时候当权者并无法让人口停止增长,因为人口是呈加速度增长的,越来越块,君王并无法控制。”

  怒骂起来,沸反盈天。

  “妈的!说的没错啊,现在的人口越来越多了!”

  “但是经济并没有有所提升啊,反而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差了”

  “你放屁,柳首辅这一年来做的不就是让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有人赞同,有人反驳。

  现有的农业文明,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对于大夏的百姓而言,早就已经形成了习惯。

  现在,柳川告诉他们,人口过多是君王无法控制的,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惊讶?

  ……

  与此同时,在大夏的另一个郡省内。

  “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土地上追加的人口越来越多,但是土地的产出并没有增加多少,这就造成了人均粮食的下降,当人口需要消费的粮食增加,而粮食产出的增长满足不了需求的时候,粮食的价格就会上升,从而造成了土地价值的增长,因为单位土地的产出可以获得更多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增加促进了有权势的人对土地进行归并,然后出租给农民,自己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呈现出来的是政治的腐败,农民生活的困苦,而粮食价格的上升也使很多人无法生存。但是人口数量还是维持加速度的增长,这个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

  “原来农业文明的弊端在这里啊!”

  有不少人在听到这些话后,恍然大悟。

  虽然这个话题很劲爆,但不足以让他们产生什么触动。迄今为止,柳川写的轻工业也只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这些大夏的百姓并不认为,这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但下一句话,柳川就一枪戳中了他们的心窝子!

  扎心!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进入工业时代。”

  “何为工业文明,劳动方式最优化、劳动分工精细化、劳动节奏同步化、劳动组织集中化、生产规模化和经济集权化等六大基本原则!”

  嘶嘶嘶~~

  全场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劳动方式最优化!”

  “劳动分工精细化?!”

  “生产规模化?!”

  在场的百姓们满脸的震惊,甚至有不少乡绅集团尖叫出声,引得不少百姓侧目望去。

  百姓们一脸懵逼。

  这些乡绅集团老爷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至于这么大的反应嘛!

  “我的天啊!”钱掌柜有些失魂落魄:“这,生产规模化!这真的可以做到吗?!”

  此时,又有人继续念道。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械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社会文明状态。其主要特点大致表现为工业化、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教育普及、消息传递加速、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度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等。这些特征也可视作推动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重要因素。”

  “消息传递加速……就是大夏日报!”

  有乡绅集团瞬间反应过来,激动的大吼出声。

  “原来如此!”

  “原来这就是工业文明啊!”

  ……

  除了百姓们,乡绅集团之外,在天下诸多的宗教内,也同样响起了阅读轻工业的讨论声音。

  一个头戴白色头巾的年轻教众,捧着一本轻工业,认真的看着。

  他名叫前天来,此时是星辰教的副教主。虽然日后他注定会当上教主,但此时他却在认真地按照教主吴泽恩的要求,领读轻工业,因为那是柳首辅撰写的,柳首辅的一个决定,便能改变整个大夏的未来。

  “工业社会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工业社会生死攸关的基础。”。

  “由创新所要求,工业社会中的知识增长也是无止境的。农业社会也曾有过发明和改进,有时发明和改进的数量和规模还相当大,但是,进步从来不是、也不能被期望是持续不断的,即使是进步最快的农业社会、,其创新的数量、水平和影响也远远不能和工业社会相比。”

  “农业社会的本质要求相当静止的社会和稳定的分工,工业社会的本质要求永远的创新和变化。”

  “在工业社会里,“识字“不再是一种专长,而是所有专长的先决条件。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中最重要的、赋予他公民身份的那部分知识不再是专门的技术,而是所谓的识字能力。真正职业的教育,虽然也必不可少,但和农业社会比较,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

  不少宗教人士捧着书籍听得津津有味,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恍然大悟。

  星辰教教主吴泽恩,同样在看着《轻工业》,不过却看不出喜怒。

  同样的情景,在天下的拜月教、星辰教,轮回教等各大宗教,也在上演着。

  柳川发表轻工业,不仅将百姓、乡绅集团吸引了进来,甚至那些宣传教义的诸多宗教们,也暂时扔下了大力发展教众,被轻工业深深卷入其中。

  任何能掀起热潮的事物,背后一定有利益。

  而柳川这本与科举无关的轻工业,为何能在整个大夏引起轰动?

  原因无他,因为轻工业这本书的作者,是当朝内阁首辅柳川,女帝最相信的人!

  而这位当朝首辅在轻工业的扉页上,十分无耻,公然写了一句话:“想要发财吗?想要睡在金山银山上面吗?想要美女无数吗?想要知道朝廷的决策吗?想要的话就看这本书吧,我把一切都写在里面了!”

  这货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个意思。

  老子是内阁首辅,下次消灭宗教的时候,丫的直接就问你们这些宗教人士有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如果没有,直接杀掉!

  柳川还真不是吓唬这些读书人。

  那些宗教想要大力发展教众,自然要有所依仗,如今大夏最受百姓爱戴的人就是柳川,只有了解柳川,才能让那些百姓信教啊!

  什么?你说百姓信教,哪里跟柳首辅搭得上边?

  你小看柳川的智慧了。

  柳川早已想好了一个思路,比如有些顽固不灵的宗教不学习轻工业,不跟着他从农业文明往工业文明转型,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随便想个办法,就能把有的宗教直接消灭!

  所以,才有那么多宗教教众,不顾教法教规,千里迢迢赶来购买轻工业,不然你以为这么好卖?

  柳川深知,要想影响大夏的内外决策,光是以利益引诱打动百姓、乡绅集团还远远不够!

  大夏最有力量的一个阶层,是宗教和官员!

  如今大夏朝廷的权力上层官员,都是他的人,那么剩下的也只剩下宗教了。

  宗教牵扯了太多的利益网,甚至掌控了百姓们的话语权和舆论导向,所以柳川一方面在写着轻工业,一方面高举着监管宗教的大棒子,逼迫着大夏的诸多宗教看《轻工业》

  当然,对于那些冥顽不灵的宗教,他还有更好的办法。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